众力资讯网

中国战机飞6000公里到非洲!多国开绿灯,这波操作藏两大硬核实力 一条横跨

中国战机飞6000公里到非洲!多国开绿灯,这波操作藏两大硬核实力 一条横跨数千公里的航线,突然被一支规模空前的机群划破。出发地在中国,目的地是远在非洲的埃及。 时间不算久,但这是一次不同寻常的行动,因为它不是简单的战机飞行,而是一场跨洲的体系运作。 这支机群由歼-10C战斗机领衔,同时还有运-20运输机、运油-20加油机等多种型号配合。长距离飞行考验的不只是飞机性能,还包括整个团队的协作水平。 在几千米的高空,运油-20像一个移动的能源站,一次就能为三架战机补充燃料,让它们保持战斗状态飞到终点。 更令人注意的是,它不仅给自家战机加油,连埃及空军的米格-29也能直接接受补给,这种兼容能力背后,是开放而成熟的装备理念。 飞到远方,光有空中的保障并不够。地面支撑同样至关重要。运-20运输机在这次行动中扮演着“搬运全套基地”的角色,不只是运送零件和物资,连直-20直升机也能完整运到目的地。 抵达后,机群可以依靠这些装备立即开展工作,而不必等待当地的支持。这种能力意味着,中国空军可以像搬家一样,把自己的作战和保障体系随时移到任何需要的地方。 事实上,这类跨洲级的部署早已不止一次出现。两年前,运-20在几天内将防空系统送到塞尔维亚;今年又将仪仗队飞到越南。 这样的任务从过去的偶发变成了常态,是中国远程投送能力成熟的重要标志。 背后是工业制造的支撑目前运-20数量已经逼近百架,新型的运油-20B换装了国产高效发动机,让燃油消耗明显下降,航程能力进一步提升。 相比一些国家派出少量战机就需要大量保障飞机同行的情况,这种高效运作方式明显更具优势。 这条飞向非洲的航线,其实连着中国在海外的核心利益。在非洲西海岸的安哥拉,每年有巨量石油运往中国,这是能源安全的重要来源。 位于非洲之角的吉布提,则承担着为海军护航队伍补给和维和行动提供支撑的任务。这些利益需要可靠的力量保护,而不是大规模建立海外基地。 这次从中国飞往埃及,与其说是一次联合训练,不如说是一次综合能力的展示。它体现的不只是技术和效率,更是一种自信无论在多远的地方,只要国家需要,力量就可以按时出现在那里。 这是现代空军的能力,更是一个成熟大国的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