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美企成功提炼高纯度稀土,在打破中国垄断上迈出了“历史性一步”?中方看完后久久无语

美企成功提炼高纯度稀土,在打破中国垄断上迈出了“历史性一步”?中方看完后久久无语:这思路实在太奇葩! 先说说这所谓的 “高纯度突破” 有多不值一提。咱中国在稀土提纯领域早就不是新手了,徐光宪院士发明的串级萃取技术,几十年前就把镝、铽的纯度做到了 99.9999%,比美国这实验室成果还多一个 “9”。 而且这可不是实验室里的稀罕物,国内正规稀土厂早就实现万吨级工业化生产,现在随便炼一炉产品,纯度都能稳定在 99.99% 以上,完全能满足 F-35 战机雷达磁体、新能源车电机这些高端制造的需求。 美国这会儿拿实验室数据出来吹嘘,就像有人在家煎了个荷包蛋,就宣称自己能开五星级酒店一样,纯属自欺欺人。 更可笑的是这技术压根不接地气。美方引以为傲的 “分子识别萃取”,原理是用特制高分子材料当 “分子镊子” 夹稀土元素,听着高大上,实际成本高得离谱。 这种萃取剂每克要 200 美元,还只能一次性使用,算下来生产一公斤稀土光这材料成本就高达 20 万美元。再看看咱中国,用串级萃取法生产同类产品,一公斤成本才 3000 块人民币,差距足足有六十多倍。 工业生产不是过家家,得算经济账,没人会为了小数点后多一个无关痛痒的 “9”,花几十倍的价钱做亏本买卖,这不就是为了吃顿饺子买盘金醋吗? 再说说 Molycorp 这家公司的底细,它早年间可是美国稀土产业的 “老大”,加州芒廷帕斯矿曾经占全球 70% 的产能。 可后来为啥干不下去了?还不是因为稀土提炼要处理含钍、铀的放射性废料,美国环保法规一严,处理成本直接飙到中国的 3 倍。加上咱中国加工成本低,它干脆把矿石运到中国加工,本土工厂全关了,技术团队也散了伙。 2022 年想重启矿山时才发现,连会调萃取参数的老工人都找不齐,分离出的稀土纯度只剩 99%,重稀土杂质含量是中国的 10 倍,连美军工产品都用不了 —— 杂质会让装备寿命缩短 15%。有过这种前车之鉴,现在靠实验室那点东西就喊 “突破”,谁信啊? 真不是咱中国自夸,稀土产业拼的不是实验室纯度,是完整的产业链和成本控制。现在全球 92% 的稀土提炼都在中国,从采矿、冶炼、提纯到深加工,每个环节都打通了。 更绝的是,咱能从稀土矿里顺便提取镓、锗这些伴生元素,既降了污染又增了收益,这是美国零散工厂根本比不了的。 美国自己都承认,对钐、钆等 7 种中重稀土,他们的精炼能力为零,就算挖出矿也得运到中国加工,再运回国内用。那些所谓的 “非中来源” 稀土,很多都是转口的 “洗产地” 货,实际还来自中国保税区。 看看澳大利亚莱纳斯公司的遭遇更能说明问题,它是海外最大的稀土生产商,占全球 12% 的份额,去年拿了美国国防部 2.58 亿美元补贴,在得州建分离厂,今年总算产出了氧化镝,可上半年净利润直接下滑 74%。 它在马来西亚的工厂还因为放射性废渣问题,多次被当地民众反对,执照都差点续不上,最后只能加钱搞研发才保住运营资格。连家底最厚的澳大利亚都这德行,美国想靠一项成本高得离谱的实验室技术打破垄断,简直是异想天开。 更别提美国的环保和成本两座大山了。稀土提炼污染大,美国环保审批能拖好几年,得州有家分离厂光审批就等了 42 个月,建完产能利用率不到 30%,最后直接倒闭。 现在美国炼 1 吨稀土的总成本比中国高 2.8 倍,工人时薪 54 美元,是中国的 5 倍多,再加上环保投入,私人企业根本不敢碰。 美国政府砸 40 亿美元补贴另一家企业,还给 110 美元 / 公斤的保底价,比中国市场价贵两倍,可就算这样,得州工厂要到 2026 年底才投产,年产能 1000 吨,连美军工需求的 30% 都满足不了。 说白了,稀土产业是 “慢功夫”,中国花了几十年才攒下完整产业链、成熟技术工人和成本优势,这些都不是靠一项实验室技术就能追上的。 有专家算过,美西方想重建产业链,得砸 3000 亿美元,花 10 年时间,可等他们建完,中国说不定都造出第七代稀土材料了。 Molycorp 现在拿实验室数据炒作,既没考虑工业成本,也没解决产业链断裂的问题,这种脱离现实的思路,能不让人觉得奇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