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碳排放指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中,二氧化碳(CO₂)等温室气体向大气中释放的过程,核

碳排放指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中,二氧化碳(CO₂)等温室气体向大气中释放的过程,核心是二氧化碳排放,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 一、碳排放的主要来源 1. 能源燃烧:占全球碳排放的70%以上,是最主要来源。 ​ - 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天然气)燃烧,用于发电、工业生产、交通运输(汽车、飞机、船舶)、居民供暖等。例如,火力发电每发1度电约排放0.785公斤CO₂。 ​ - 2023年全球能源相关碳排放量达368亿吨,创历史新高。 ​ 2. 工业生产:部分工业过程本身会排放CO₂,与能源无关。 ​ - 如水泥生产中,石灰石(碳酸钙)高温分解会释放CO₂;钢铁生产中,焦炭还原铁矿石也会产生碳排放。 ​ 3. 农业活动: ​ - 水稻田会释放甲烷(CH₄,温室效应是CO₂的28倍); livestock(尤其是牛)肠道发酵产生甲烷;化肥使用释放氧化亚氮(N₂O,温室效应是CO₂的265倍)。 ​ 4. 土地利用变化: ​ - 森林砍伐(树木吸收CO₂的能力消失,腐烂或燃烧也会释放CO₂)、耕地扩张等,每年导致约10亿吨碳排放。 二、碳排放的影响 1. 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气体像“保温层”包裹地球,导致平均气温上升。 ​ - 自工业革命以来,全球平均气温已上升约1.1℃,引发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近百年上升约20厘米)、极端天气(高温、暴雨、飓风)频发。 ​ 2. 生态与人类生存: ​ - 破坏生态平衡,导致物种灭绝加速;影响农业生产,粮食安全受威胁;加剧水资源短缺、疾病传播等问题。 三、全球应对措施 1. 国际共识:《巴黎协定》明确目标,将全球气温升幅控制在工业化前水平以上2℃之内,并努力限制在1.5℃以内。 ​ 2. 核心路径: ​ - 减排:减少化石燃料使用,发展风电、光伏、水电等可再生能源;推广新能源汽车、节能建筑;工业领域升级技术(如钢铁行业“氢能炼钢”)。 ​ - 固碳:通过植树造林、森林修复,利用植物光合作用吸收CO₂;发展碳捕集与封存(CCS)技术,将工业排放的CO₂捕获并深埋地下。 ​ - 碳交易: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通过“市场化手段”倒逼企业减排。例如,中国碳市场覆盖约45亿吨CO₂排放量,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 简单来说,碳排放的本质是人类活动打破了地球“碳循环”的平衡,过量的CO₂导致气候异常。目前,“碳中和”(排放的CO₂通过各种方式抵消,实现净零排放)已成为全球各国的共同目标,中国承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