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昨天看央视那个《对话》,有个交大的教授,几句话给我说得后背发凉。   他说,安卓

昨天看央视那个《对话》,有个交大的教授,几句话给我说得后背发凉。   他说,安卓、iOS,都是人美国公司的。万一哪天山姆大叔不高兴了,一声令下,人家就得按人家的法律办。这可不是危言耸听,华为、大疆被轮番制裁的例子就在那摆着。   估计有人会说,不就是个手机系统嘛,大不了换一个用呗?可真没这么轻松。咱们每天拿在手里的手机,看着是自己的东西,可里面最核心的操作系统,就跟房子的地基似的,所有的APP、数据、功能都得建在这上面。   谷歌和苹果作为系统开发商,手里握着最高权限,想给谁用、不给谁用,不看咱们的需求,得听美国政府的招呼。   美国有个《出口管理条例》,里面写得明明白白,只要涉及他们所谓的“国家安全”或者“外交利益”,美国商务部就能要求本土企业停止对特定对象提供技术服务,这可不是摆样子的规定,是有实实在在执行力的硬杠杠。   最现成的例子就是华为,这事咱们都有印象吧。几年前华为手机在全球卖得特别火,市场份额都快追上苹果了,可美国一声令下,谷歌立马就断了华为的GMS服务。   咱们国内用户可能没太有感觉,因为平时用的微信、支付宝都是国内的应用,但在海外市场,没有GMS服务就没法用谷歌地图、谷歌邮箱,甚至很多当地的主流APP都用不了。   就因为这一下,华为的海外手机销量直接掉了一大截,不少海外市场的份额就这么硬生生丢了。   更狠的是,后来美国还把华为列进了“实体清单”,这个清单可不是随便写写的,凡是上了榜的企业,美国企业给它供货、提供技术都得拿许可证,这等于是直接把华为的供应链给卡了脖子。   大疆的遭遇也差不多,作为咱们国产无人机的骄傲,当年在全球无人机市场占了七成多的份额,可美国说制裁就制裁,先是拿“国家安全”当理由,禁止美国政府部门采购大疆的产品,后来又把大疆也放进了“实体清单”,限制美国企业向大疆出口核心零部件。   虽然大疆靠着自己多年攒下的技术储备,赶紧切换到了国产供应链,才没被一下子打垮,但那段时间的难处只有业内人知道,研发多花了多少钱,产能受了多大影响,这些损失都是实打实的。   这两个例子就摆在那,明明白白告诉咱们,美国要是真动起手来,根本不会讲什么商业规则,他们自己的法律和利益才是第一位的。   再回头说手机系统这事,风险比咱们想的还要大。现在咱们的生活早就跟手机绑在一起了,早上起来刷健康码、买早餐要用手机,出门上班在单位处理工作、发文件得用手机,晚上回家购物、娱乐也离不开手机,甚至很多人的工资发放、理财投资都得靠手机。   可能有人会问,咱们就不能自己搞一套系统吗?其实咱们一直没停下努力的脚步,华为的鸿蒙系统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从2015年开始立项,到现在还不到十年,就挤到全球三大移动操作系统里头了,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在国内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已经达到17%,连续六个季度稳坐国内第二的位置。   现在鸿蒙生态已经覆盖了10亿台设备,吸引了超过800万名开发者参与,国内排名前5000的应用也都完成了适配,像微信、支付宝这些常用APP,都有专门的鸿蒙版本。   但说实话,跟安卓、iOS比起来,鸿蒙还有不小的差距,尤其是在海外市场的生态建设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余承东也说过,10万个应用才算是生态成熟的标志,现在鸿蒙的应用数量还没达到这个水平。   教授在节目里说,他说这不是要制造焦虑,就是想让咱们看清楚现实。华为、大疆被制裁的例子,已经给咱们敲了最响的警钟,核心技术要是不攥在自己手里,永远都得被别人卡脖子。   咱们以前总觉得商业合作讲究互利共赢,可在美国的霸权逻辑里,只要咱们威胁到他们的技术垄断地位,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地动用国家力量打压。现在咱们每天用着安卓、iOS,享受着科技带来的便利,但不能忘了这背后藏着的风险,更不能觉得这事离自己很远。   值得欣慰的是,除了华为,国内很多企业和开发者都在使劲搞国产操作系统生态。就说有些独立开发者,自己琢磨着学鸿蒙开发,短短两周就把自己的应用上线了;一些大企业也会在鸿蒙平台首发新功能,一起把这个生态做大做强。   但这事急不来,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成的,得靠时间慢慢积累,更需要整个社会的支持。咱们普通人能做的,就是多给国产系统点包容、多给点机会,毕竟只有让国产系统真正发展起来,形成足够强的生态,咱们才能彻底摆脱对美国系统的依赖,不用再担心哪天被人突然“断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