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昨天看到美国断网的消息,心中大悦!极大的兴奋。美国攻击中国的授时中心,中国防范得

昨天看到美国断网的消息,心中大悦!极大的兴奋。美国攻击中国的授时中心,中国防范得法,没有损失。美国干了坏事就有报应,报应快快的,损失大大的!美国后怕了吗?   这次出事的是美国电信巨头威瑞森(Verizon)。当地时间10月17日凌晨,全美各地的用户手机突然没了信号,或者家里的宽带断了线。   专门监测网络故障的网站Downdetector上,故障报告像潮水一样涌来,峰值一度冲到7531起。从东海岸的纽约、波士顿、华盛顿,到西海岸的旧金山、西雅图,再到中部的芝加哥、底特律,地图上密密麻麻全是报障的点。   有用户吐槽说,密歇根州那边网络一断,连客服都联系不上,因为接收验证码的环节直接卡壳了,幸亏车上还有另一家运营商的网络备用。更有人无奈调侃,说不如回归最原始的通信方式——两个铁罐加根绳算了。   这次断网风波里,超过一半的用户是手机服务直接停摆,还有相当一部分人遭遇的是信号中断或者5G家庭互联网出了问题。   一些用户甚至发现手机状态栏跳出了“SOS”图标,意味着设备几乎无法连接到任何网络。   这对一个高度依赖数字连接的现代社会来说,简直是当头一棒。虽然事故高峰发生在凌晨,对大多数人的影响因为夜深而有所减弱,但它还是赤裸裸地揭示了现代通信网络的脆弱性。有用户事后心有余悸地留言,说服务虽然恢复了,但这次经历真的让人警惕。   这已经不是威瑞森最近第一次掉链子了。就在10月9日,部分用户就经历过短暂的连接中断。短期内接连出事,哪怕运营商事后能快速修复,那种不信任感已经种下了。用户不禁要问,我们赖以生存的通信网络,究竟有多可靠?   如果我们把视线拉长,会发现美国的网络服务似乎挺容易“头疼脑热”。2020年新冠疫情刚爆发时,随着居家办公和在线娱乐需求暴增,美国包括AT&T、威瑞森在内的多家运营商网络故障报告就明显增多。   在西雅图,白天的互联网流量比往常激增了40%,全美有88个城市的网速出现下滑。这背后暴露的是基础设施,特别是在用户接入的“最后一公里”上,面对流量洪峰时的力不从心。甚至在今年6月,多家美国主要电信公司的客户在海外旅行时,也遭遇了大面积的网络连接中断,问题出在为国际漫游提供支持的第三方服务商身上。这些情况叠加起来,描绘出的并非一个无懈可击的网络图景。   如果再往回看,2016年那场震惊全球的“美国东海岸断网”事件更是经典案例。当时黑客通过控制全球十多万台安全性薄弱的网络摄像头、路由器等物联网设备,组成了一个名为Mirai的僵尸网络,对美国关键的域名解析服务商DYN发起猛烈的DDoS攻击。   攻击导致Twitter、亚马逊、华尔街日报等数百个重要网站瞬间瘫痪,大半个美国的互联网服务陷入混乱。   事后调查发现,参与攻击的设备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一家中国公司生产的摄像模组,这些设备存在默认密码难以修改等严重安全漏洞。   那次事件给DYN一家造成的直接损失就超过1.1亿美元,整体损失更是天文数字。它就像一次预演,告诉世界哪怕是最普通的物联网设备,如果安全缺位,也能在瞬间汇聚成冲击网络根基的洪流。   甚至看起来高大上的卫星互联网也难逃一劫。就在2025年7月,埃隆·马斯克旗下的“星链”卫星互联网系统也发生了长达两个半小时的全球性断网,影响用户约6.1万。官方解释是“运行核心网络的关键内部软件服务发生故障”。   这次中断导致一些地区的远程医疗中断、在线教育瘫痪,甚至对乌克兰前线的军方通信也构成了威胁。这再次提醒人们,无论技术多么先进,依赖单一技术路径或供应商,都可能带来系统性的风险。   所以你看,从地面光纤到低轨卫星,从流量过载到黑客攻击,再到内部软件故障,美国自家的网络也并非铁板一块,各种幺蛾子层出不穷。每一次断网,无论大小,都是对其社会运行和经济发展的一次直接打击。企业交易可能中断,紧急通信可能受阻,公共服务可能停摆,这种切肤之痛,想必能让一些人更深刻地体会到,维护网络空间的安全与稳定,不是一个可以高高挂起或采取双重标准的话题。   网络安全真正需要的是全球性的共治与合作。正如360公司董事长周鸿祎在评论美国断网事件时曾说的:“在网络攻击上没有国家能够成为旁观者、幸存者。” 光靠一个国家或者少数几家公司,根本无法解决日益复杂的网络安全挑战,需要各方携手,交换信息、分享数据,才能共同提高防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