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成吉思汗晚年,如何处理跟长子术赤的关系,让他伤透了脑筋。成吉思汗对术赤不薄,但术

成吉思汗晚年,如何处理跟长子术赤的关系,让他伤透了脑筋。成吉思汗对术赤不薄,但术赤并不领情,父子关系很糟糕。 这事儿的根源,得从术赤的出生说起。 咱们都知道,成吉思汗早年实力弱,妻子孛儿帖被死对头蔑儿乞人抢走了。等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妻子救回来,孛儿帖已经怀有身孕。 不久,孩子出生了,就是术赤。 这时间点,太尴尬了。 搁现在,大家可能还会劝两句,说“孩子是无辜的”。但在那个野蛮生长的蒙古草原,这简直是奇耻大辱。 铁木真心里那道坎过不去。他给这个孩子取名叫“术赤”,啥意思?在蒙古语里,“术赤”就是“客人”或“外来者”。 这等于是在公开宣布:“这孩子,算咱们家的‘客人’。” 这名字,就像一根毒刺,从术赤出生的那天起,就扎在了他心里。成吉思汗明明是自己没本事保护妻子,却把所有的屈辱和怨气,都转嫁到了这个无辜的孩子身上。 虽然顶着个“客人”的名字,但术赤很争气。他作战勇猛,才华出众,战功赫赫,一点不比几个弟弟差。 成吉思汗也公开承认他是自己的儿子,该给的待遇也给了。但这种表面的“承认”,在关键时刻,比纸还薄。 转眼到了晚年,成吉思汗也得考虑接班人的问题了。他召集所有高层开了个会,史称“忽里台大会”。 成吉思汗本意可能是想让大家讨论下,给术赤一个机会。 可他万万没想到,第一个跳出来砸场子的,是他的二儿子,术赤的亲弟弟——察合台。 察合台是出了名的暴脾气,他压根瞧不上这个大哥。他当着所有蒙古高层的面,指着术赤的鼻子破口大骂: “我们怎么能让一个蔑儿乞人的野种,来继承汗位!” 这话一出,全场死寂。 这简直是把家族最大的丑闻,扔在地上用脚踩。术赤当场就火了,抓着察合台的领子就要动手。他们的母亲孛儿帖,更是当场崩溃大哭,羞愤难当。 这时候,你猜成吉思汗做了什么? 他没有站出来,拍着胸脯为术赤正名,说“他就是我儿子,谁再敢说半句,我撕了他的嘴!” 他也没有严厉地惩罚察合台,说“你为了汗位,连亲情和孝道都不要了,滚出去!” 他只是和稀泥,制止了察合台,让他“不要再说了”。 然后,他顺势就取消了术赤的继承资格。 这一刻,术赤的心,彻底凉透了。他爹,这个征服了世界的男人,再一次在他最需要支持的时候,背叛了他。 从父子情分上讲,成吉思汗这个爹,当得极度不称职。 成吉思汗可能也觉得有点亏待这个“客人”儿子,于是大手一挥,把打下来的西部大片疆土,都封给了术赤。 就是后来金帐汗国的地盘,从额尔齐斯河以西,一直到欧洲。 这赏赐“薄”吗?一点都不薄!这片疆土,是四大汗国里最富饶、最辽阔的。 但术赤为什么“不领情”? 因为这压根就不是赏赐,这是赤裸裸的“流放”。 成吉思汗的意思很明白:“儿子,中原这块核心区你就别想了,你那几个弟弟容不下你。你走吧,去西边,越远越好,眼不见心不烦。那片地盘都是你的,你爱怎么折腾怎么折腾,别回来给我添乱就行。” 术赤能不明白吗?他带着满心的屈辱和不甘,去了那片遥远的封地。 父子俩的关系,就这么不尴不尬地僵持着。直到最后那根弦,彻底崩断。 晚年的成吉思汗,准备集结大军,最后一次亲征西夏。他召开了库里台大会,急调所有儿子回来,包括远在西边的术赤。 可左等右等,术赤没来。 术赤派人回话,说自己“身体不好,不能远行”。 这可把成吉斯汗气坏了。节骨眼上,你这个当儿子的撂挑子? 更要命的是,成吉思汗身边总有那么些爱嚼舌根的人,跑去告状:“大汗,术赤根本没病!我们的人前两天还看见他上山打猎呢,生龙活虎!” “他这就是在装病,发泄不满,他有反叛之心!” 这句话,彻底点燃了成吉思汗的猜疑。 “装病?打猎?反叛?” 成吉思汗这一辈子的猜忌、屈辱和愤怒,瞬间全爆发了。他根本没动脑子想一想,这个儿子是不是真的病了,还是有什么苦衷。 他大吼一声,当即决定:“发兵!征讨这个逆子!” 大军浩浩荡荡地出发了。成吉思汗大概是想,你个“野种”,我给了你那么多东西,你还敢反我? 结果呢? 军队刚走到半路,碰上了术赤派来报丧的使者。 使者哭着禀报:术赤真的病了,而且已经病死了。 成吉思汗当场就懵了。 他这才知道,术赤真的没骗他。可一切都晚了。 这个被他怀疑了一辈子、排挤了一辈子、误解了一辈子的长子,就这么带着天大的委屈和遗憾,死在了那片“流放之地”。 父子间最后的猜疑和误解,再也没有机会化解了。这对成吉思汗来说,恐怕是他征服世界之后,心中最深、最痛的愧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