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台湾媒体人许信良公开表示,要是大陆统一台湾,绝大多数台湾人都不会服气,更别谈治理!这句话其实早就有不少人在岛内说过,但就在最近,大陆“海峡雷霆-2025A”军演一结束,原本只是嘴边一句话,顿时让人感觉背后多出几分沉甸甸的无力感。 说到底,这种“不服气”的底气究竟还能撑多久?事情的转折点,其实得从台湾和大陆的那根“经济脐带”说起。拿最有代表性的台积电来说,原本想着冲进美国,投钱造厂,结果等来的不是春天而是一头雾水。 厂还没盖好,投入就快烧光,美国那一套繁琐的管理和劳工文化,完全带不动台积电的惯有节奏。 更夸张的是,美国一边帮你开放市场,另一边却要求台积电全盘交出客户名单和库存信息,你以为是合作,最后发现其实是“被脱了底裤”。 其实像台积电这样的台湾企业,不是没想过跳出大陆,抱团美国。民进党当局更是热衷推波助澜,把台湾经济命脉往美国身上绑。 结果呢?好处没落多少,反倒是农产品、昂贵天然气和大堆军火被美国一笔一笔往台湾兜里塞,台湾想拒绝都难,账算下来,台湾反而越陷越深,实打实变成了美国的小金库。 可让人意外的是,就在台上高喊“脱钩”、拉远和大陆经济距离的时候,台企其实悄悄加大了和大陆合作的筹码。新能源、医药、智能制造这些新赛道,海峡两岸的企业走得比谁都近。 对于台企来说,大陆不是只用来卖货,更是成套产业链和巨大发展机会的前哨。毕竟高科技产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台湾不紧紧跟着大陆这股浪潮,很快就会被淘汰。 这种深度绑定,一旦脱开,自己的老本行都有可能被掐断命脉,关键配件要是少了大陆这点稀土资源,连自家高精尖武器都得“歇菜”。 那靠美国在安全上能不能吃一颗定心丸?想都不用想,只要台海一紧张,美国、日本、菲律宾这些“盟友”嘴上风风火火,实则心里很清楚。美军大佬自己都分析,真打起来,美在亚太的基地半数以上保不住,想救台湾完全是想得美。 美国民众更是懒得为台湾冒险,把命搭进去,大家都明白是耍嘴皮子居多。日本、菲律宾更是摆样子多过真刀实枪,嘴上说得漂亮,真有事谁也不会主动带头“替天行道”。 就在台湾骑虎难下、里外不是人的时候,“海峡雷霆-2025A”军演来了。这场精密的大秀,不光是武力展示,更像一根针,把台湾最薄弱的地方戳了个透。 卫星侦察、各型战机、海上舰艇、无人机执行封锁,直接让整个台湾岛被层层包围,甚至连关键能源节点高雄港的天然气接收站都成了模拟打击的目标。 短短几天,台湾能源告急,电价飙升,连台积电都不得不赶紧启动备用电力,生怕熬不过去。这比打枪放炮还可怕,现代战争一掐能源经济,直接让日常生活、企业运转瞬间停摆。 更扎心的是,电子战还没正式打响,台湾那套豪掷巨资部署的“亚洲最强”雷达,直接被大陆的干扰搞成一片盲区。 台军那些美造高科技设备,在大陆的体系化打击下,几乎一样不顶用。自家指挥系统瘫了,防空漏洞百出,外来的“高价贺礼”成了摆设。到这一步,当现实一张张摊在众人面前,“不服”的底气要拿什么来撑? 其实台湾的历史归属从明清算起,就已经清清楚楚。真到了决定命运那天,靠几句口号、靠情绪,真的扛不住外部环境和经济链条的双重压力。 台湾的未来,不会被喊口号的热血左右,更不会靠一股子情绪支撑到底,现实往往比情绪更加冰冷,也来得更有分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