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微风]台湾一群“老将军”,希望郑丽文在自己有生之年,把他们带回大陆,看看自己日

[微风]台湾一群“老将军”,希望郑丽文在自己有生之年,把他们带回大陆,看看自己日思夜念的家乡!   这些满头银发的老人,都是国民党元老级的人物,他们心里那点放不下的情结,全写在一张张褪色的老照片和那些泛黄的通信纸上。   说到底,他们只是想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哪怕就一次,踩回那片还残留着他们童年记忆的土地。每次听到有人提起那遥远的“大陆”,他们的眼里会闪过一种藏都藏不住的期盼。   八十三岁的老兵陆炳文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一个,当年跟着部队从大陆一路撤到台湾,如今人老了,除了“能不能带我回家看看”,别的什么都不奢望。   这个“回家”的念头,其实早在离开那一刻就已经扎根了。陆炳文20岁那年,被带去参加中山堂的表彰大会,亲耳听到领袖承诺“带你们回去”,他把这句话记了一辈子。   几十年过去了,家成了他梦里最常见的地方,却是他醒来最痛苦的现实。其实,他们每一个人心里都装着家乡,但每个人说起来又都只字不提,因为怕一说出口,眼泪就要掉下来。   外人看,这些老兵是“国民党基本盘”,但他们的那点念想,远比选举来的更纯粹,就是想在有生之年踏上故土。他们对现实不满,对现在的台湾新教育极为抵触,觉得这些年当局想从课本里“抹掉”他们的归属感。   前几年课纲调整,陆炳文就曾带着一群学生跑去郑成功庙抗议绝食,他手里的那块发霉牌匾,是家与身份的象征,被夺走就等于把他的根挖了。   这种深埋骨子里的思乡,哪怕时间过去七十多年,依旧更加顽固。数据上说,台湾退伍军人里的大部分人,户口本上登的还是大陆老家,看似无关痛痒的小事,却是他们不愿妥协的底线。   像桃园荣民之家九十二岁的张万顺,每周三雷打不动擦家族照片,镜子里不是自己的样子,是1948年的全家福。孩子们问他想不想回家,他用胸前的弹孔作答,“只要家还在,我就不死心。”   至于郑丽文,老兵们对她的信任不是空穴来风。现在国民党内部各种较劲,军系又成了关键的一票。军系掌握的那三十多个服务处其实就是这些老兵真正的根据地。   每到选战关键,郑丽文都会在“中华粥会”这些老兵大本营里表态,她清楚,这里头的每个人都把“回家”二字看得比任何承诺都重。这群人说白了,对谁当主席不感冒,但只认谁愿意带着他们“回家”。   政治上的互相算计在这帮老人眼里不过是过眼云烟。郝龙斌也很懂套路,放出要恢复当年“黄复兴党部”的话来,想揽军系票源。   但老兵们可不是傻子,2024年炮战纪念日,他们空群而入高喊“只要郑丽文”,直接把不喜欢的候选人传单丢火里烧了,一句话:别再拿我们老兵当工具,我们想回家的心,你谁也改变不了。   三十年过去,两岸普通人来往多了,钱赚得多了,可这些老兵的心病还是没人能治。回乡促进会里,八十年代堆积的回家信如今几乎无人问津,年轻一代渐渐把“我是中国人”的认同扔掉,外省孙子们更是对那片“遥远的家”无感。   但对老兵来说,他们情感中的“家”从没变过,哪怕现实再怎么天翻地覆,故乡永远只隔着一道海峡。   这群台湾“老将军”们,过去几十年拼死拼活,只为了喊一声“我要回家”。   等到这一天真正到来时,或许他们能带着笑走进那梦了大半辈子的门槛,那一刻,所有的委屈和等待,都算是有了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