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科技打造越野新标杆,豹5豹8这次真把“电驱越野”玩明白了 方程豹的秋季发布会看完,我坐在电脑前愣了几秒——不是因为价格,也不是因为造型,而是因为它真的把“硬派越野”和“智能电驱”这两个原本不太沾边的词,揉到了一起。 豹5长续航版26.98万起,豹8大五座版37.98万起。价格不低,但你细看配置,会发现它不是在堆料,而是在重新定义这个级别的“硬核”。 先说DMO+平台。以前我们聊越野,总离不开“低速四驱”“差速锁”这些机械词。而这次方程豹把“全速域路面感知控制”做进去了。什么意思?就是不管你是20公里时速过泥地,还是60公里时速跑沙地,系统自动控制轮端抓地力和扭矩输出,帮你“不翻车”。越野门槛,真被技术压低了。 再说华为乾崑ADS 4。我印象最深的是那句“从类人驾驶到超人驾驶”。WEWA架构让系统能自主学习,车位到车位2.0把行车和泊车全程打通。我们以前总觉得越野车的智驾是锦上添花,但现在看来,它正在变成长途穿越中的“隐形副驾”。 还有一点很打动我:豹5长续航版把云辇-P下放到了更入门的版本。这意味着更多人不用上到顶配,也能体验到百万级悬架的滤震和支撑。再加上CLTC 210公里纯电续航、1310公里综合续航,这已经不是“够用”,是“冗余”。 豹8则走的是“旗舰不只看价格”的路线。后排空间加大、副驾和后排都配大腿托、双开门冰箱……这些配置看似舒适向,但在长途穿越中,每一个细节都在减轻疲劳。它拿到C-NCAP五星,还是首款混动非承载车身达成这一成绩的车型,安全没有因为“豪华”而妥协。 我一直在想,为什么方程豹能在5个月内从10万冲到20万台?看完这场发布会,我有点明白了:它不是在做一辆“能越野的车”,而是在做一辆“让你敢去野的车”。从DMO+到华为乾崑,从智能防晕车到爆胎稳停系统——技术没有停留在参数表,而是落进了每一个你可能犹豫、可能害怕的越野瞬间。电驱越野时代,真的不是说说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