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终于不装了,将双标进行到底!国际奥委会选择终止与印尼对话,奥运是最纯洁的领域,所

终于不装了,将双标进行到底!国际奥委会选择终止与印尼对话,奥运是最纯洁的领域,所有人类的丑恶嘴脸都不应该被允许涉足。 这次因为印尼不给以色列运动员发放签证,国际奥委会就第一个跳出来说三道四,还要和印尼断绝来往,看来国际奥委会背后的金主给它的压力很大呀! 10月23日,国际奥委会一纸“终止对话”的裁定,把自己的遮羞布扯了个干净。就因为印尼拒绝给以色列体操运动员发签证,这家标榜“政治中立”的机构立刻翻脸。 不仅叫停与印尼奥委会的所有合作,还封杀了其申办奥运及各类奥林匹克赛事的资格。这哪是维护体育精神,分明是拿着规则当枪使,把双标玩到了极致! 谁还记得国际奥委会常挂嘴边的《奥林匹克宪章》?里面白纸黑字写着“非歧视、自治和政治中立”的基本原则。可这次的操作,哪点沾得上边? 印尼作为全球人口最多的穆斯林国家,长期不与以色列建交,支持巴勒斯坦是其外交政策的核心立场,总统普拉博沃早明确表态,以色列承认巴勒斯坦国才愿建交。 拒绝签证的决定,既是基于1945年宪法中维护安全与公共秩序的条款,也是对国内民意和外交原则的坚守,怎么到了国际奥委会眼里,就成了“不可饶恕的错误”? 更讽刺的是,国际奥委会的“原则”从来都是看人下菜碟。2019年欧洲游泳锦标赛在匈牙利举办,当地政府明确禁止俄罗斯运动员以国家名义参赛,只准用中立身份登场,国际奥委会怎么没跳出来终止对话? 2022年某亚洲国家因政治分歧拒绝发放签证给特定国家运动员,奥委会也只是轻飘飘说了句“遗憾”,连个正式警告都没有。怎么到了印尼这里,就立刻拿出“杀威棒”,又是终止对话又是封杀赛事? 这双重标准玩得如此明目张胆,真当全世界观众都是睁眼瞎?印尼体育部长托希尔的回应算得上有理有节。他直言此举符合国内法律法规与宪法精神,是为了维护安全和公众利益,更坦诚“理解决定的后果”。 这种不卑不亢的态度,反倒衬得国际奥委会小家子气。要知道,印尼承办的第53届世界体操锦标赛本是重头戏,赛前突然取消签证看似突兀,实则早有伏笔。 印尼国内穆斯林群体对以色列的态度明确,强行放行极可能引发公共秩序动荡,政府的决定本质上是平衡赛事举办与社会稳定的无奈之举,何来“歧视”可言? 国际奥委会的处罚清单更是透着霸道,不仅终止未来奥运相关对话,还建议全球所有国际体育联合会暂停在印尼举办赛事,甚至修改奥运资格原则,要求主办国必须提前保证所有运动员入境。 这哪是处罚,简直是逼印尼放弃外交立场的“城下之盟”。可他们忘了,印尼从来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即便面临封杀,该国仍明确表示要推进国家体育发展蓝图, 加强17个重点项目,建国家队训练中心,还要继续活跃在东南亚、亚洲乃至世界体坛。这种“你封杀你的,我发展我的”的底气,恰恰打了国际奥委会的脸。 这场闹剧戳破了一个真相:所谓的“奥林匹克精神”,早已成了某些势力的工具。国际奥委会的资金来源中,欧美赞助商占比超七成,这些金主的立场直接影响着奥委会的决策。 以色列在国际体育界的背后支持力量不容小觑,此次印尼事件,与其说是奥委会维护规则,不如说是迫于金主压力的“交差式处罚”。 可这种拿体育当政治筹码的做法,只会让奥林匹克运动越来越变味。当年顾拜旦创立奥运的初衷,是想用体育联结世界,如今却成了挑动分歧的工具,何其讽刺? 体育本该是超越政治的净土。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多国抵制;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苏联阵营报复性抵制,两次闹剧早已证明,把体育绑上政治战车没有赢家。 印尼拒绝签证或许有争议,但国际奥委会不分青红皂白就下重手,难免让人质疑其动机。如果真要讲原则,为何不先去调停巴以冲突的根源问题? 为何对其他国家的类似行为视而不见?只盯着印尼“开刀”,说白了就是柿子挑软的捏,国际体育界的反应也耐人寻味。东南亚国家奥委会协会虽未公开表态,但私下里不少国家都觉得印尼“冤”。 毕竟在亚洲体坛,因外交立场影响参赛资格的情况并非个例,从未有国家遭受如此严厉的处罚。有体育评论员直言,这次处罚开了个坏头,未来奥委会可能会更频繁地用赛事资格做政治交换,最终受害的还是那些真心热爱体育的运动员。 反倒是国际奥委会,一次次透支公信力,迟早会让各国寒心。当越来越多国家看清其双标本质,所谓的“权威”也就成了笑话。国际奥委会的面具已经碎了,再怎么粉饰也遮不住双标的底色。 体育不该成为政治的附庸,规则更不该是选择性执行的工具。如果这家机构真想挽回声誉,与其盯着印尼施压,不如先好好清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把丢了的中立原则捡回来。 否则,迟早会被全世界的体育爱好者抛弃,毕竟没人愿意为一场充满政治算计的“游戏”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