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我宁可重拍,也不会让他得逞!”2000年,导演陈国军筹拍《末路1997》,没想

“我宁可重拍,也不会让他得逞!”2000年,导演陈国军筹拍《末路1997》,没想到出演“白宝山”的吴姓演员突然要求加薪:“不加钱我不拍。” 2000年初夏,北京。导演陈国军正在紧张筹备电影《末路1997》。这部电影根据真实案件改编,题材敏感、情节紧凑,讲述的是震惊全国的持枪劫匪——白宝山的罪与罚。 为了真实还原那段血腥又充满人性的黑暗历史,陈国军几乎倾尽全部心血。他深知,一部好电影的成败,往往系于“角色之魂”。而“白宝山”这个角色,正是整部电影的灵魂所在。 起初,剧组邀请了一位颇有知名度的吴姓演员出演白宝山。此人演技扎实,气质阴郁冷峻,外形上也与白宝山有几分相似。 试戏时,他一抬眼,冷冷一句“拿钱!”把陈国军和在场工作人员都震住了。那种狠劲,那种压迫感,简直像白宝山“重生”。陈国军当场拍板:“就是他!” 电影拍摄前期一切顺利。陈国军是那种极为较真的导演,为了拍出真实感,他要求演员到监狱体验生活,还特意请来心理专家分析罪犯心态。 吴姓演员也确实努力,一度让人觉得他就是白宝山本人。 然而就在剧组准备开机的前两天,意外发生了。 这天晚上,陈国军刚从片场回到住处,手机响了。电话那头是制片主任,语气焦急:“陈导,不好了,吴老师那边出问题了。” “什么问题?”陈国军皱眉。 “他说要加片酬。不加就不拍。” “加多少?” “他说,要加一倍。” 陈国军一时间愣住了。吴姓演员原本的片酬并不低,若真按他说的加一倍,那剧组的预算势必被打乱。 更让陈国军恼火的是——剧组所有宣传、资料都已经写明他是主演,一旦更换,损失将难以估量。 他立刻打电话过去。“吴老师,这事儿怎么突然说起加钱?”陈国军尽量语气温和。 电话那头的声音却冷冷的:“陈导,我是看在您面子上接这部戏的。这种题材风险太大,又不商业,拍完也不一定能过审。既然要拍,就得补点辛苦费。不然——我就撤了。” 陈国军沉默了几秒。 他不是没见过演员临时加价的,但像这样“卡脖子”式的威胁,在他看来,是对整个剧组的极大不尊重。 他压下怒火,说:“吴老师,我们是做艺术的,不是做买卖的。您若真觉得委屈,我可以考虑略作调整,但一倍,不可能。” 对方语气更硬了:“那我明天就不来了。” 电话挂断的那一刻,陈国军的手在微微颤抖。 当晚他召集制片人、副导演、投资方紧急开会。有人劝他:“陈导,忍忍吧,再换人损失太大,剧组已经花了那么多钱。” 陈国军沉思良久,脸色阴沉如铁。 “钱没了可以再赚,电影毁了就是一辈子的污点。” “我宁可重拍,也不会让他得逞!” 第二天,陈国军亲自宣布:换角。 这个决定震惊了整个剧组。有人担心项目会流产,也有人佩服他的骨气。短短两天,他就重新物色到了合适人选——一位名气不大但演技极强的演员丁勇岱。 丁勇岱一见剧本,就拍案道:“我愿意演,不要加一分钱,只要导演信我!” 拍摄重新启动后,陈国军几乎是咬着牙在坚持。为了保证影片质感,他将原本打算在棚内拍摄的枪战场景全部改到实景,甚至亲自上阵指导演员揣摩每个细节。 而被换掉的那位吴姓演员,很快在业内传出“临阵要价”的消息。几家正在洽谈的剧组也因此对他避之不及。 娱乐圈向来不缺人,名气来得快,跌得也快。短短一年,他的演艺事业就陷入低谷,几乎销声匿迹。 反观《末路1997》,虽然上映时因题材敏感一度遇到审查困难,但影片最终以其冷峻真实的风格、深刻的人性反思,赢得了观众的认可。 丁勇岱凭借对白宝山复杂心理的精准刻画,一举成名。陈国军也因此被业内称为“敢拍敢当的导演”。 多年后,陈国军在一次采访中被问及此事。他淡淡地笑了笑:“我不后悔。演员是艺术的载体,但不能让艺术向金钱低头。那一年,我学到的最大一课就是——人的气节,比票房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