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日本首相当选,细品一下:“我们注意到了”。 ​2006年安倍晋三当选,中国“当天

日本首相当选,细品一下:“我们注意到了”。 ​2006年安倍晋三当选,中国“当天致电祝贺”; 2020年菅义伟当选,中国“当天致电祝贺”; 2021年岸田文雄当选,中国“当天致电祝贺”; 2024年石破茂当选,中国“当天致电祝贺”; 2025年高市早苗当选。外交部:“注意到选举结果了”。 短短几个字的差别,藏着的可不是简单的措辞变化,更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当下中日关系里那些说不出口的微妙。大家都知道,外交语言从来都是“一字千金”,没有哪个表述是随便用的——“当天致电祝贺”,背后是对新政府的认可,是希望继续推进双边合作的积极信号;可到了“注意到选举结果了”,语气里的距离感一下子就出来了,像是在说“我们知道这件事了,但后续如何,得看你接下来怎么做”。 高市早苗这个人,熟悉日本政治的朋友应该不陌生。她过去在历史问题上的表态一直很激进,不仅不承认日本二战时的侵略历史,还多次参拜靖国神社,甚至对台湾问题指手画脚,这些行为哪一个不是在触碰中国的红线?之前几任首相,哪怕是安倍晋三,虽然也有右翼倾向,但至少在双边关系上还会维持基本的务实态度,不会把对抗摆在明面上。可高市早苗不一样,她的政治立场里,“反华”的色彩太浓了,这种情况下,我们怎么可能还像以前一样“当天致电祝贺”? 再往深了想,这几年中日关系本就不太平。从钓鱼岛问题的反复摩擦,到日本跟着美国在亚太搞“小圈子”,再到对中国半导体产业的恶意打压,日本政府的一系列操作,早就把之前积累的那点信任消耗得差不多了。我们常说“外交是相互的”,你对我释放敌意,还指望我对你笑脸相迎?“注意到了”这五个字,更像是一种冷静的提醒:中日关系要往前走,前提是你得尊重中国的核心利益,别再做那些伤害两国感情的事。 有人可能会觉得,不发祝贺是不是太强硬了?其实恰恰相反,这才是最清醒的态度。外交不是单方面的讨好,而是基于国家利益的理性选择。我们不主动挑事,但也绝不怕事;我们愿意和任何尊重中国的外国政府打交道,但绝不会为了“和气”而牺牲原则。高市早苗政府如果真的想改善中日关系,现在该做的不是抱怨我们的措辞,而是先反思自己过去的行为,拿出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诚意——比如正视历史、停止干涉中国内政、放弃对抗性政策。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