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1940年,皮定均看上了女干部张烽,就让县长去说媒,张烽听说了县长的来意后,拒绝

1940年,皮定均看上了女干部张烽,就让县长去说媒,张烽听说了县长的来意后,拒绝道:“他条件很好,但我不想嫁给他!” 皮定均出生在1914年的安徽金寨县一个穷苦农民家,小时候父亲去世,母亲改嫁,他就跟祖母过日子,讨饭放牛啥都干过。13岁那年他就加入当地农民协会,1928年入团,次年参加红军,从通信员干起,一步步升到排长营长。长征时候他跟着部队走,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129师特务团团长,后来成了太行军区第五分区司令员。张烽比他小9岁,1923年生在河北涉县,1938年参加八路军129师民运工作团,干抗日宣传,1939年入党,1940年当上涉县妇女救国会主任,负责动员妇女支援抗日。两人背景一个是战斗骨干,一个是基层干部,都在抗日一线出力,但生活轨迹本来没啥交集,直到1940年那次偶遇。 1940年8月,皮定均带部队袭击涉县,消灭300多名日伪军,之后就在当地驻扎。他跟县长郑晶华商量工作时,张烽进来汇报妇女救国会的事。汇报完她走了,皮定均问起她的情况,郑晶华看出来他的意思,就答应帮忙介绍。没几天郑晶华找张烽谈,讲了皮定均的作战成绩,希望她考虑。张烽直接摇头,说皮定均各方面都不错,但她没打算嫁给他。郑晶华问原因,她说不想嫁军人。因为她在妇女救国会干活,见多了战士牺牲,留下家属守寡,那年涉县就有不少军属这样,她怕自己也落那下场。张烽态度很坚决,郑晶华只好把话带给皮定均,皮定均听了也没再纠缠。这事就这样搁置了,但皮定均心里没忘。 一年后,皮定均认识了陶莹,两人通过工作接触,很快就谈到结婚。可刘伯承提醒,按规定得满28岁、有5年军龄、团级以上干部才行。皮定均其他条件都够,就年龄差一年,但他记错自己岁数,以为还得等几年。两人等不起,就分手了。到1943年,皮定均29岁,还单身。一些干部想帮他解决个人问题,他提了张烽的名字。五分区政委徐子荣听了,说包在他身上,先去劝张烽。张烽有点动摇,但还是不同意。徐子荣劝了几次没用,就找张烽家人。张烽父母和姐姐知道皮定均情况后,都支持这门亲事,一起劝她。同时,皮定均按徐子荣建议,给张烽写信,她退回信但改了里面的错字。皮定均看到这,继续追求。1943年6月,张烽同意了,两人办了婚礼。婚礼简单,没酒用白开水顶,菜也少。主持的干部让皮定均讲两人故事,他说没啥故事,大家就安静吃饭了。 婚后皮定均和张烽感情稳固,生了7个孩子,一起过了33年。1944年皮定均组建豫西抗日游击支队,任司令员,开辟根据地。张烽1945年参加豫西抗日支队,在巩县当区委书记。1946年中原突围时,中原军区让干部家属先走减轻负担,张烽怀着孕,跟几人化装成难民离开,但被特务盯上,赶紧返回军区。皮定均说她得走,不能拖累部队。张烽同意,单独突围,由老交通带路,穿过敌人封锁线,到信阳火车站,再去郑州找组织,没找到又去开封徐州,一路颠簸孩子早产,叫皮桐柏,可惜夭折了。回到根据地,又得知大儿子皮豫北也因病没了。那次突围,皮定均率1旅掩护主力,拖住敌人三天后东进,损失小,创造了奇迹。 解放战争中,皮定均参加莱芜孟良崮淮海渡江等战役,从旅长升到军长。张烽参加豫东战役,后在后方工作。建国后皮定均任野战军军长,1955年授中将衔,毛主席批“皮有功,少晋中”。他后来调兰州军区司令员,再到福州军区。张烽任兰州军区和福州军区直属政治部副主任。两人工作忙,但家庭和睦,孩子渐渐长大。皮定均记日记的习惯是张烽教的,留下了厚厚一本,记录革命经历。生活虽苦,他们互相支持,皮定均从不居功,家里简单,积蓄12000元分给孩子。 1976年7月7日,皮定均去东山岛视察演习,从漳州转直升机,天气差,大家劝别飞,但他坚持。飞机在漳浦灶山撞山,皮定均和长子皮国宏等13人遇难。张烽悲痛,但追悼会上没哭,一年后向中央提两个请求:把丈夫骨灰安放在北京八宝山,立碑纪念。中央同意了。皮定均一生战功多,从红军到中将,对张烽的感情从没变,两人共同经历了抗日解放战争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