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在家庭电视端与移动场景下的未来游戏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微软(Microsoft,股票代码:MSFT)一直在逐步推动其Xbox与Windows两大品牌的融合。
如今,微软正通过全新的ROGXboxAlly系列掌上游戏主机,全力加速这一进程。该系列主机是微软与PC制造商华硕(ASUS)联合打造,其中售价599美元的Ally基础款,以及售价999美元、性能更强的高端款AllyX,均配备7英寸显示屏,既可以原生运行PC游戏,也能通过云端流式传输游戏,还可从XboxSeriesS或XboxSeriesX主机流式传输游戏。
将Xbox与Windows生态延伸至掌上设备的举措,标志着微软整体游戏战略的转变——此前,该公司的游戏业务主要依赖标准家用主机与PC游戏领域。这一布局也使微软与维尔福(Valve)及其SteamDeck掌上游戏机形成直接竞争,后者售价区间为399美元至649美元。
索尼(Sony,股票代码:SONY)拥有自家便携式设备——售价199美元的PlayStationPortable(掌上游戏机),用户可通过云端及PlayStation5主机流式传输游戏;但与任天堂(Nintendo,股票代码:NTDOY)售价449美元的Switch2一样,该设备无法连接Ally系列所支持的第三方游戏商店。与此同时,索尼PlayStation5与任天堂Switch的销量均超过XboxSeries系列主机。
“我担任Xbox部门总裁至今已近两年,上任初期我就注意到,Windows是AAA级游戏(高制作成本、高画质的大型游戏)的第一大平台,但作为Xbox部门,我们在全球范围内与Windows的合作潜力仍有巨大未开发空间,”Xbox部门总裁萨拉・邦德(SarahBond)表示。此次是她与微软Windows及设备部门总裁帕万・达武鲁里(PavanDavuluri)首次共同接受采访。
她补充道:“我们开始探讨如何借助Windows的性能与开放性——这两点深受玩家喜爱——进一步优化游戏体验,挖掘更多可能性。”
而ROGXboxAlly系列正是这一思路的产物。
达武鲁里解释道:“当萨拉的团队提出掌上设备方案时,鉴于这是一种全新的设备形态,我们有机会回归核心原则重新思考。我们明确希望有计划地将Xbox生态与Windows平台的优势融入其中。”
Windows与Xbox团队的这种协作,有望为两大业务板块均带来利好。
“微软相较于其他任何游戏开发商、发行商或硬件供应商(当然,苹果、谷歌等少数企业除外)的一大优势在于,它运营着一款主流操作系统,”视频游戏行业分析师刘易斯・沃德(LewisWard)指出。
他进一步补充:“因此,微软在将操作系统与应用商店、多屏幕游戏体验进行整合方面,具备与生俱来的优势。”
推动Xbox与Windows进一步融合,还有助于提升微软GamePass(游戏通行证)的订阅量。GamePass订阅服务价格区间覆盖每月9.99美元的基础版(GamePassEssential)至每月29.99美元的终极版(GamePassUltimate),用户订阅后可畅玩微软XboxPC端与主机端的游戏库,还能通过XboxCloudGaming(Xbox云游戏)服务体验云游戏。
这种recurringrevenue(经常性收入)模式已为微软Windows端的企业级与消费级产品带来助力,有望同样推动Xbox业务增长。尽管索尼与任天堂也推出了订阅服务,但微软已将GamePass列为核心战略重点。
沃德表示:“这似乎是微软一项为期10年以上的长期计划。他们审视Xbox部门的现有成果、Windows平台的发展方向,寻找两者的协同效应,力求实现‘1+1>2’的效果。”
他补充道:“在我看来,微软将‘订阅制未来’——即用户无需拥有实体内容,所有资源均存储于云端——视为所有娱乐领域(而非仅游戏领域)未来发展的终极目标。”
此外,邦德透露,其团队已与芯片制造商超威半导体(AMD,股票代码:AMD)合作开发下一代Xbox家用主机;与此同时,微软显然正朝着“让玩家可在电视、PC、笔记本电脑、台式机及智能手机上无缝游戏”的方向迈进。
邦德说:“我们的目标是让用户拥有更多游戏时间,这正是我们的机遇所在。目前的游戏生态被不同设备的应用商店分割,导致用户的娱乐时间被其他更便捷的内容占据。”
她进一步表示:“我们看到了巨大的机遇:‘并非要争夺更多玩家——全球有无数人已接入网络,潜在玩家基数庞大——而是要为那些愿意玩游戏的用户,在Windows生态的所有设备上打造沉浸式、连贯的游戏体验。如此一来,无论使用哪块屏幕,Windows都将成为无可替代的游戏核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