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伟冰称小米有机会进入世界100强首先我的建议是大家在看我的分析前把界面新闻的这次访谈认认真真看一遍,无关立场,只要你是一个有问题思维愿意动脑子的人,你一定能从这些对话里学到很多东西。
然后我们开始慢慢分析。
首先是关于小米17系列产品的成功,卢总的总结是没想到但没有速胜。这里面一整段其实有三个要点:
1.小米17 Pro系列来自iPhone用户的数量较上一代提升了近2倍。今年前9个月小米净流入大概1200 万用户,对所有品牌都是净流入。
2.我们一直坚持的目标就是在中国市场每年至少增长一个点的市场份额。回看过去三四年,差不多是从12-13个点,到现在接近17个点,每一年都基本涨了1个点以上。
3.在中国的高端手机市场,我们接下来的阶段目标是,先在4000-6000元价位段赢得1000万台左右的份额,6000元以上拿到500-600万台份额,争取做到1500万台以上。
这些数据我觉得体现了以下的一些情况:
首先,小米的净流入数据很好,说明小米是从战略上有腾笼换鸟的意图并且实操成功的,小米的新用户里有大量的苹果用户,除开这两年比较盛行的民族主义情绪外,小米本身造车和高端化的成功也至关重要,这也是别家最眼热的。
其次,尽管小米自小米10首次高端化以来并非一帆风顺而是有一定的波折,但小米这两年的中国区市场份额一直以每年约1%的份额提升。要知道中国区的市场份额几乎是纯粹的红海,零和博弈最深化的市场,即便如此小米也在这几年内通过最少的产品品类拱下了越来越多的中国区市场份额,这代表了小米市场部对产品的洞察是更深刻的。
再次,我们可以结合后续的高端化内容一谈。关于高端,卢总的评价的:高端化要不要做?答案是一定要做。第二是高端化怎么做?当时我们决定先做手机和汽车,其他品类先补基础能力。第三是一定要用“小米”这个品牌去做。
好,那么我们回过头来看小米对手机高端的规划:4-6K力争销量1000W,6K+力争500W。这其实是建立在小米17系列Pro销量是前代Pro的2-3倍基础上做出的下一步预判。也就是说小米手机的高端实际上是小米战略的成功:小米一方面坚定要用小米这个品牌从低向高冲击来实现高端,另一方面小米通过手机和汽车的布局实现了高端化,小米手机的细碎调整是:小米17系列开始小米数字的主力销售策略从保标准版变成了以Pro Max为主力销售机型,在产品线内通过产品开案微调实现了高净值机型转移。小米汽车的高端则是通过更高的配置和锚定行业标杆实现特别的记忆和情绪卖点实现,他们最后一起达成了小米在高端化上的成功。
最后一个相对有价值的点是卢总提及了小米的未来规划:芯片、AI、出海。里面谈及了一些相对细节的操作,比如说卢总像出海比较成功的名创优品和泡泡玛特取经,因为大家并没有竞争,所以大家也确实分享了很多出海经验,小米定下的目标是未来要成为手机年出货量“2亿俱乐部”成员,这个三千万的缺口大概是中国海外1:2,那么势必要在国内和海外抢更多高端品牌比如说三星和苹果的市场,需要小米进一步对市场的调研和洞察。
同时,小米也在加紧布局大模型和芯片。卢总也谈及了苹果,称苹果的功耗优势实际上就是建立在苹果的自研芯片和底层接口系统设计上,未来的小米生态也会建立在自研芯片和人车家全生态和AI体验上,可以期待下。
以及最后卢总的总结:“我跟雷总深度共事7年,他说出来的观点可能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但他说出来的就是他自己坚信并身体力行、不断追求的东西,他是真的是想把小米变成一家世界级的科技公司,能够在全球范围内跟这些科技巨头掰掰手腕。”我知道很多人会认为卢总这是一种“表忠心”,但就任何米粉看来卢总这话其实就是事实。小米的成功实际上就建立在雷总超前的战略眼光和能把工作当爱好的超强心态上,对于一个十来年前早就功成名就的人来说,他创立小米一定是心里有什么最底层的内在驱动希望实现,我想这也是小米为这么多人所喜欢的核心。
因为米粉,所以小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