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勃然大怒,现在是俄罗斯和美国,双打乌克兰了!
美国已经正式拒绝,将 1400 亿美元俄罗斯冻结资产转移给乌克兰的计划!
当地时间 10 月 20 日,美国国务卿鲁比奥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完成通话,这成为局势转向的关键节点。
通话结束后,美国国务院立即表态,明确拒绝加入欧盟推动的 1400 亿欧元俄资产援乌方案。
美方在声明中回避 “对乌立场变化” 表述,仅强调需 “评估金融操作的法律风险”,与此前敦促欧洲主动行动的态度形成反差。
这场拒绝早有伏笔,德国总理默茨的激进提案是重要诱因。
9 月,默茨在《金融时报》撰文,首次提出将冻结资产转为无息贷款直接支援乌军购。
10 月 6 日,他与特朗普通话时进一步明确,计划动用德国掌握的 460 亿欧元份额先行试点。
但比利时首相德韦弗随即公开反对,直言 “动用央行储备会摧毁国际金融信任”,作为欧洲清算银行所在地,比利时管理着超 2000 亿欧元俄资产。
10 月 17 日,特朗普与泽连斯基的会晤成为矛盾爆发点。
会面中,特朗普再度提及 “以当前战线为基础停火”,被泽连斯基以 “领土议题敏感” 委婉拒绝。
据白宫匿名官员透露,泽连斯基的表态让特朗普当场拍了桌子,称 “美国没有义务为拒绝妥协的一方买单”。
次日,美国国会便搁置了 240 亿美元对乌援助法案的表决流程。
10 月 21 日,局势出现戏剧性转折。
特朗普突然宣布搁置与普京原定在布达佩斯的会晤,理由是 “不想举行毫无意义的会面”。
同一时间,法国总统府发布联合声明,欧盟委员会主席、德意英等国领导人及泽连斯基共同联署,宣称 “强烈支持特朗普立场”。
声明一面呼吁俄乌立即停火,一面承诺 “制定俄资产援乌新方案”,这种矛盾表述被解读为对美妥协的信号。
俄罗斯的反制措施已同步落地。
10 月 8 日,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就资产问题发出警告,称西方挪用行为属 “盗窃”,将触发对等报复。
10 月 20 日美俄外长通话后,莫斯科州仲裁法院迅速冻结 3.72 亿美元美资银行资产。
俄方同时暂停对德国、意大利的天然气供应,导致两国电价单日上涨 25%,匈牙利等依赖俄能源的国家反对声浪加剧。
乌克兰的处境正急速恶化。
总理什梅加尔 10 月 21 日承认,军购款项已出现 30 天延迟,前线炮弹储备仅能维持两周高强度作战。
更严峻的是财政缺口,2024 年乌接收的 500 亿美元援助中,200 亿来自俄资产利息放贷,如今本金援乌受阻,利息资金也因争议停发。
泽连斯基团队已停止社交媒体上对特朗普的 “示好宣传”,转向强调 “乌方有能力独立防御”。
美国的战略调整轨迹愈发清晰。
五角大楼近期披露的部署计划显示,驻欧陆军兵力将缩减 20%,首批撤离部队已开始打包装备。
与此同时,美国特使频繁穿梭于沙特与以色列之间,加速推动两国关系正常化谈判。
特朗普在党内集会中直言,“不该让俄乌冲突消耗我们遏制竞争对手的资源”,将战略重心转移意图公之于众。
欧盟内部的分裂正在扩大。
冯德莱恩 10 月 22 日提出 “赔款贷款” 替代方案,要求乌克兰在俄战后赔偿到位后归还资产本金,但被默茨批评为 “自欺欺人”。
比利时、匈牙利明确表示不会参与任何动用本金的计划,担心引发资本外逃和俄能源反制。
德国则在积极游说,试图联合法、波等国先动用本国掌握的资产份额,绕过欧盟统一决策。
国际金融市场已出现连锁反应。
巴西、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加速推进 “本币结算”,减少美元欧元储备依赖。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出警告,动用主权国家冻结资产可能引发全球融资环境恶化,发展中国家首当其冲。
欧洲清算银行股价 10 月 20 日下跌 4.2%,市场担忧其储备托管地位受冲击。
10 月 22 日,特朗普与北约秘书长吕特的会谈在白宫举行。
尽管议程未公开,外界普遍猜测将聚焦 “俄乌停火路径” 与 “欧洲防务责任分摊”。
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对此回应称,“乐见务实的西方领导人回归理性”,但强调冻结资产仍属非法。
这场围绕援乌的博弈已超越军事范畴。
它不仅关乎俄乌冲突的走向,更在重塑全球金融规则与地缘权力格局。
乌克兰的命运被夹在大国博弈之间,而欧洲在追随美国战略与维护自身利益的平衡中,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
随着冬季临近,能源压力与战场态势的变化,可能会让这场复杂的角力迎来新的转折点。 信源:特朗普录音被曝光!特朗普墨张语气惹怒俄罗斯,普京10字冷回应-豆豆讲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