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快撑不住了?很多人以为,它要求谈判是“服软”的信号。错了!真相是,这是荷兰设下的“程序陷阱”。它企图把“刑事抢劫”包装成“经济纠纷”,把“赃物”当成“筹码”。一旦上桌,我们就输了!
147亿元资产被冻结、中国籍CEO被强制罢免、99%股权遭第三方托管,荷兰对安世半导体的这波操作刚过去十天,就急着喊中国坐下来谈判,这波反转背后藏着的猫腻远比表面看起来更复杂。
先说说荷兰干的这档子事有多离谱。安世半导体是咱们中国闻泰科技花了330亿真金白银合法买下来的,手续全得很,符合荷兰和欧盟的规矩,这都经营六七年了,每年给荷兰缴几千万欧元税,2024年一年营收就有147亿,净利润二十多亿,把企业从全球第十一名带到了第三名,做得好好的。
结果呢?9月30号荷兰政府突然搬出冷战时期的《物资供应法》,给安世下了冻结令,第二天就有三个外籍高管告到法院,10月7号法院连庭都没开,直接把中国籍CEO张学政给免了,还把闻泰持有的99%股权交给第三方托管,就留1股装样子,147亿的资产说冻就冻。
这哪是什么“监管”,分明就是光天化日之下抢东西,跟劫匪闯进门把家底搬空没两样,妥妥的“国家级抢劫”。
可就在这事儿刚过去十天,荷兰经济大臣就急着喊咱们谈判,还说要“保障公司未来发展”,仿佛它不是抢东西的,反倒是来解决问题的。这反转看着蹊跷,其实全是算计。
它哪是撑不住了?是咱们的反制戳中了它的软肋。安世最核心的产能都在中国,东莞那个基地承担了全球50%的封装测试,一年造500亿颗元件,国内产能总共占了70%,欧洲的工厂根本离不了中国的稀土和中间产品。
咱们一出手限制出口,大众、宝马这些欧洲车企立马慌了,16家车企联名警告说要停工,荷兰这才急了。
但它急归急,想的不是把东西还回来,而是要通过“谈判”把抢来的东西“合法化”。这里面的猫腻可太深了。
荷兰心里比谁都清楚,它这操作根本站不住脚,既违反了商业契约,也踩了国际法的红线。要是咱们把这事儿捅到WTO或者国际仲裁那儿,它“讲规则”的假面具就得被撕下来,以后谁还敢去荷兰投资?
所以它才急着拉咱们谈判,就是想把“非法抢劫”这事儿,包装成“双方有争议的经济纠纷”。这就像劫匪抢了钱,不跑反而跟警察说“咱们谈谈怎么分这笔钱吧”,一旦警察坐下谈,就等于承认这钱成了“双方有争议的筹码”,劫匪反而占了理。
更阴险的是,荷兰想拿抢来的股权当筹码,逼咱们让步。它知道咱们重视半导体产业,也知道欧洲车企离不开安世的芯片,就想让咱们用解除稀土管制、放宽技术限制这些好处,去换它“归还”本就属于咱们的资产。
你看它提的谈判条件,居然是“中方要保证安世在荷兰的未来发展”,这话多无耻?就像抢了别人的家,还要求主人给装修费,简直是强盗逻辑。
有人可能会问,谈一谈说不定能解决问题呢?可你想想,谈判的前提得是双方都占理,都有合法诉求。
现在荷兰手里的每一分资产、每一点控制权都是抢来的,它根本没有谈判的资格,只有把东西还回来、赔礼道歉的义务。
咱们要是坐下谈,就等于给全世界递了话:以后谁想抢中国企业的资产,先动手抢了再说,大不了之后坐下来谈条件。
那美国、德国这些国家说不定都得学样,今天抢半导体,明天抢新能源,咱们的海外资产就没个安稳日子了。
再说了,现在主动权在咱们手里,根本没必要上它的当。安世的核心产能在中国,咱们已经让东莞工厂独立运作,只服务国内客户,闻泰还在上海建新厂,以后完全能替代它的产能。
反观荷兰,手里握着个没产能的空壳总部,还有依赖中国材料的工厂,欧洲车企天天催它解决芯片问题,欧盟内部压力山大。
它所谓的“筹码”,其实是个烫手山芋。咱们手里还有稀土这张王牌,荷兰的ASML光刻机生产离不了中国稀土,真把咱们逼急了,收紧供应它更受不了。
荷兰这事儿,说白了就是替美国当枪使。美国6月份就逼着它换中国CEO,9月刚出制裁新规,荷兰第二天就动手,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是怎么回事。现在它急着谈判,也是想帮美国拿点好处,顺便给自己找个台阶下。
可它忘了,现在的中国不是以前了,1999年那种亏咱们不会再吃。咱们有实力护着自己的资产,也有底气让违法者付出代价。
所以说,荷兰喊谈判绝对不是服软,是想把强盗行径包装成规则游戏,咱们的态度必须硬气:想谈可以,先把冻结的资产解封,把股权还给闻泰,恢复中国CEO的职务,赔偿这阵子的损失,把这些都做到了,再来谈怎么正常合作。
要是抱着抢来的东西谈条件,门儿都没有,对这种强盗逻辑妥协,就是对自己残忍,只有守住底线,才能让以后没人敢随便欺负咱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