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公安刚对18名“台独”发布通缉令,这还没过多久,被通缉的台军麻烦大了!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大陆公安10月11日对18名台军“心战大队”成员发布通缉令的事,本来大家都以为又是一次常规的政治表态,谁知道这次玩真的了。 这些人里头有颜嘉宏、黄淑卿、吴宛蓉等核心骨干,厦门市公安局直接把他们的台湾身份证号码都公开了,精确到这个程度说明早就盯上了。 最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银行那边的反应速度,通缉令发出没几天,就有台媒曝出至少两个被通缉的人去办业务,结果当场被银行系统识别成“高风险人物”,贷款直接被拒,连保险都办不了。 这下事情的性质就变了,不再是停留在纸面上的警告,而是实实在在影响到这些人的日常生活。 你想想看,现代人谁能离开银行过日子?房贷还不上,信用卡刷不了,甚至连给家人买份保险都被拒绝,这种压力比起被通缉本身更让人崩溃,因为它让你在自己生活的地方就寸步难行。 台湾“立委”马文君都收到陈情,说有人退伍后想找工作,企业一查名字在通缉名单上,立马不敢录用,以前在台军里还算是有点身份的人,现在连份正常工作都找不到。 这背后的运作机制其实很清楚,大陆这几年建立的涉“台独”金融监测系统不是摆设,已经和两岸的金融机构实现了数据联网,只要这些人去办业务,系统自动就能跳出预警。 岛内那些大银行像富邦金、国泰金,它们在大陆的业务规模占到海外资产的四成多,每年从大陆市场赚的钱能占总利润三成。 要是因为给“台独”分子提供服务被列入黑名单,损失可不是几笔贷款的事,而是整个市场份额,富邦金的股价在这事曝光后几天就跌了三个点,市场用脚投票的反应最真实。 更狠的是这个影响范围还在扩大,大陆已经和83个国家签了司法协助条约,这些被通缉的人以前通过东南亚空壳公司转移的资金,现在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的银行也被冻结了。 国际反洗钱机制一旦启动,想在海外继续转移资产基本没戏,所谓的跑路计划,在现实面前完全行不通。 台军内部现在的气氛可想而知,有媒体偷偷走访营区发现,不少士兵开始翻自己的社交账号删内容,还有人专门请假去银行查信用记录,生怕自己哪天也被列进去。 今年申请提前退伍的人数比去年多了三成,军校招生也招不满人,谁还愿意为“台独”当炮灰?看看这18个人的下场,账户被冻结,工作没着落,出境都成问题,这就是最现实的教训。 说到底,这次行动精准打击的就是那些既想搞分裂又想过好日子的人,以前有些人觉得可以一边拿着台军的薪水干“台独”的活,一边享受两岸经贸往来的红利,两头好处都占着。 现在这套逻辑彻底行不通了,你要选择站在分裂那一边,就得做好承担所有后果的准备,不只是政治上的代价,还有生活中方方面面的限制。 其实通告里还专门说了,这些人的亲属只要没参与就不追究,还劝他们投案自首争取宽大处理,这个表态很明确,要打击的是搞分裂的核心分子,不是普通台湾民众,但那些真正参与的人,想蒙混过关已经不可能了。 2024年6月“两高三部”发布的惩戒法令明确规定,可以缺席审判,最高能判死刑,而且终身追责。 对比之下,大陆对台湾青年的扶持力度却在持续加大,今年推出的征信互认政策让台青在大陆创业能享受本地人同等的贷款优惠,上半年就有一万两千名台青通过这个政策拿到了创业资金。 在昆山台青创业园工作的人,平均月薪比台湾同岗位高出一半,还有税收优惠,很多高雄、台南的年轻人都跑去大陆发展,因为他们看得清楚,在那边开家店比在台湾当兵强太多,至少不用担心哪天信用突然出问题。 从这18个人的遭遇能看出来,大陆这次是动真格的,不是喊口号,而是用实际的制度和规则告诉所有人,搞分裂是要付出实实在在代价的,这个代价不仅是法律层面的惩处,更是让你在生活中处处碰壁。 当金融、就业、出行都开始受限,再高的“理想”也得向现实低头,那些还在观望的人该醒醒了,选择本身就意味着要承担后果,而不是嘴上喊得响亮实际又想全身而退。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源:环球时报——被大陆通缉的台军,麻烦大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