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泽连斯基悲愤的说,他绝不会用土地换取和平,这一表态,立刻让各地乌友热泪盈眶,心潮澎湃,但众乌友似乎忘了,泽连斯基实际上早已用自己国家的现在和未来发起了一场他无法取胜的战争,他坚毅选择战争道路时,又何曾珍惜过乌克兰国家主权,怜悯过这个国家的百姓?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0月20日,泽连斯基悲愤地说,他绝不会用土地换取和平,这一表态,立刻让各地乌友热泪盈眶,心潮澎湃。 但众乌友似乎忘了,泽连斯基实际上早已用自己国家的现在和未来发起了一场他无法取胜的战争,他坚毅选择战争道路时,又何曾珍惜过乌克兰国家主权,怜悯过这个国家的百姓? 战争打到今天快四年了,乌克兰从4100多万人口锐减到2800万左右,超过四分之一的国民要么逃到国外当难民,要么在国内流离失所。 乌军伤亡接近50万,其中战死的年轻人超过10万,这些本该是战后重建的中坚力量,新生儿数量暴跌63%,失业率突破41%,18到35岁的青年里有七成跑到国外再也不回来。 联合国甚至预测,最坏的情况下,这个国家的人口会缩减到1530万,这些冰冷的数字背后,是一个个破碎的家庭,是在没有电力供应的房子里瑟瑟发抖的老人和孩子。 如果真的在乎主权和人民,2015年的明斯克协议本可以保障乌克兰在1991年边界内实现和平,但泽连斯基在北约的鼓动下选择了撕毁协议,试图用武力夺回顿巴斯。 2021年他还把加入北约写进了宪法,这些举动直接把局势推向了不可逆转的边缘。 到了2022年伊斯坦布尔,双方距离签署和平协议只差几个小时,这本可以让乌克兰保持完整,可英国首相约翰逊突然飞到基辅,局面再次被搅乱。 每一次和平的窗口出现,总有外部力量把它关上,而泽连斯基每次都选择了配合。 更讽刺的是,这个口口声声捍卫主权的人,正在把国家的经济命脉一点点交出去,为了拿到西方的援助,乌克兰在战时搞起了私有化,把每年能给国库赚几亿美元的国有银行拿出来卖。 还有那份矿产协议,乌克兰拥有全球10%的锂矿和20%的稀土,开发收益却要放进美方主导的基金里,董事会五个席位三个是美国人,美国企业还能优先购买资源。 这叫捍卫主权吗?这分明是把国家资源当成了换军火的筹码。 美国承诺的1770亿美元援助,实际到账的只有760亿,剩下的钱都用来支付美军在欧洲的驻军费用了,特朗普甚至公开讲,要乌克兰用资源抵债,不然就停军援。 这种交易下,乌克兰得到的是越来越少的支持,失去的却是整个国家的未来,西方国家表面上团结一致,背地里各有盘算。 欧洲自己能源危机和通胀压力缠身,继续无底线支持的声音早就弱了下去,美国换了政府后政策也在收紧,明确表示乌克兰得现实点,不能总指望别人救自己。 最近俄罗斯的态度已经从“必须承认四州主权”松动到可以谈南部地区交换,这是开战以来最大的让步,美国也在白宫会谈时摆出前线地图,明确建议以当前战线为基础停火,还警告再拖下去情况只会更糟。 可泽连斯基的回应依旧是拒绝,哪怕当时乌军的弹药库存只够撑20天,西方援助也大不如前。 现在他又突然同意以当前战线为起点谈判,这不就是把已经丢掉的领土白白送出去吗?那句“绝不用土地换和平”的豪言壮语,到底是真心话还是演给外界看的戏? 战争拖得越久,乌克兰付出的代价就越大,国土面积在缩小,坟墓数量在增加,经济体系被掏空,年轻人跑光了,未来的劳动力和生育率全面崩塌。 这场战争从来就不是简单的主权保卫战,而是大国博弈下的棋局,乌克兰成了那颗被反复挪动的棋子。 泽连斯基在国际舞台上四处奔走拉援助,把自己塑造成悲情英雄,但国内的腐败问题、援助落实不到位的现实、老百姓的真实困境,却被战争的喧嚣声盖过了。 普通人最关心的从来不是口号有多响亮,而是生活什么时候能恢复正常,那些在寒冷黑暗中度日的乌克兰人,那些失去亲人的家庭,那些背井离乡再也回不去的难民,他们才是这场战争真正的受害者。 泽连斯基如果真为人民考虑,本可以在和平窗口出现时抓住机会,而不是一次次选择继续战斗。 现在的局面已经清楚摆在那里,继续强硬下去,国家会被彻底拖垮;退一步谈判,或许还能为这片土地上的人保留一丝喘息的空间。 战争没有赢家,只有无尽的牺牲和废墟,当一个领导人把国家绑在别人的战车上,用无数生命去赌一个不可能的胜利时,那些激动人心的演讲和铿锵有力的表态,不过是又一场精心编排的表演罢了。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