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瑜避而不见郑丽文,为何? 韩国瑜与侯友宜都是一路货色,两次大选败给民进党,郑丽文上位,彻底给正春风得意的韩国瑜浇了一盆冷水,估计在国民党地位会每况愈下!因此你就可以了解为什么郑丽文去立法院谢票,韩国瑜避而不见的道理了。 其实光说“一路货色”有点太笼统,得先看看韩国瑜的政治路是怎么走的。他早年在国民党内不算起眼,直到2018年突然爆发——当时高雄被民进党执政20年,老百姓对经济停滞、交通拥堵早有不满,他喊出“货出去,人进来,高雄发大财”的口号,一下戳中了高雄人的痛点,最后以超过15万票的优势赢了民进党候选人陈其迈,成了当年最火的“政治黑马”。可这风光没持续多久,2020年他硬冲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既没整合好党内深蓝势力,又被民进党扣上“卖台”帽子攻击,最后以近300万票差距输给蔡英文,还连带丢了高雄市长的位子,这一败直接让他从“明星”跌回了“普通党员”。 之后几年他没闲着,202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前,他又想争取国民党提名,可党内大佬更看好新北市长侯友宜——毕竟侯友宜在新北执政多年,选票基本盘稳,而韩国瑜2020年的败绩成了“硬伤”。最后他只能在党内协调后宣布退选,转而支持侯友宜,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他心里肯定憋着劲,还想等机会东山再起。 再看郑丽文,她的路跟韩国瑜不一样。她早年曾加入民进党,后来因为不满民进党“台独”倾向转投国民党,这些年在“立法院”一直以“敢质询、会抓重点”著称。尤其是最近两年,针对民进党“两岸政策”模糊、台湾农产品滞销、电力短缺等问题,她每次质询都能拿出具体数据,比如直接问民进党官员“去年台湾凤梨释迦销往大陆减少多少吨?农民损失的补贴什么时候发?”,不像有些国民党“立委”只会喊口号,这种务实风格让她在蓝营支持者里口碑越来越高。这次“立法院”开议,她又被委以重任,负责监督民进党关键部门,等于在党内的话语权又进了一步,说是“上位”一点不夸张。 现在再琢磨韩国瑜避而不见的原因,就不止“地位下滑”这么简单了。一方面,郑丽文现在的“春风得意”,刚好反衬出他的“不得志”——同样是想在国民党内找存在感,郑丽文靠“立法院”表现站稳了脚,而他还在靠过去的“庶民”标签刷热度,见面了难免尴尬。另一方面,国民党内向来有“派系之争”,郑丽文背后的支持力量,跟韩国瑜所属的“本土蓝”派系不算完全一路,他这时候避见,也是不想轻易卷入新的派系纠葛——万一被媒体拍到两人互动,再被解读成“抱团”或“不合”,对他想东山再起的计划没好处。 还有个容易被忽略的点,原来说“韩国瑜与侯友宜都是一路货色”其实不太准。侯友宜在党内更偏向“中间路线”,想争取浅蓝和中间选民,而韩国瑜更擅长“打庶民牌”,两人的选票基本盘和政治策略都不一样,2024年党内提名时还曾有过隐性竞争,根本算不上“一路”。把他俩归为一类,其实是没看到国民党内部复杂的派系结构,也低估了不同政治人物的路线差异。 说到底,韩国瑜避见郑丽文,本质上是国民党内“权力洗牌”的缩影——老政治人物的光环在消退,新的实力派在崛起,而他作为“失意者”,既不想面对这种落差,也得为自己的未来铺路,避而不见反而成了最稳妥的选择。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