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荷兰要与中方谈判,要求中方保持理性并谅解他们“强行抢夺中资财产”的行为,抢了人还要被抢者理性并谅解?这等脑回路果然清奇,也不愧是欧洲老牌海盗的后代,祖传手艺,做起贼来,也是做得自然而然、理直气壮的。 荷兰这场“抢劫”戏码,从法律到执行都透着精心设计,9月30日,荷兰经济事务部翻出一部1952年的冷战老法律——《商品供应法》,以“国家安全”为由冻结安世半导体全球资产。 更讽刺的是,安世半导体三名欧洲籍高管居然主动向法庭申请调查公司,要求暂停中方CEO的职务,这波“内外联动”的夺权,从行政命令到司法裁决只用了十天,效率高得连欧洲法院都自愧不如。 荷兰的“海盗行为”虽然打着“国家安全”的旗号,但时间线跟美国高度重合,明显是“听命行事”,2024年12月,美国把闻泰科技列入实体清单; 9月29日,美国商务部推出“50%关联规则”,规定被列入清单企业的控股子公司同样受限。 荷兰政府就冻结了安世资产,外媒还爆料,美国曾暗示安世:如果想豁免,必须换掉中国籍CEO张学政,荷兰的“独立决策”,不过是美国对华科技战的“欧洲分包工”。 面对荷兰的“海盗式抢劫”,中国迅速出手反击:商务部对安世半导体实施出口管制,直接切断了它中国工厂的芯片供应;同时强化稀土管制,规定含中国稀土的半导体材料再出口必须经过中方批准。 安世70%的产品依赖中国工厂生产,全球芯片制造业更离不开中国稀土,特斯拉、苹果这些巨头已经感受到供应链的压力。 这场反制,直接打到了荷兰的经济命脉,阿斯麦的光刻机生产线因为稀土断供陷入瘫痪,欧洲车企因为芯片断供开始发出索赔警告。 荷兰政府现在骑虎难下:一方面,美国施压要求它继续当“马前卒”;另一方面,中国的反制让本土企业损失惨重,荷兰经济事务部虽然约见了中方高层,但死活不认错,只说“希望协商解决”。 这种“我来谈谈,但你别指望我道歉”的态度,像极了海盗抢完宝物后说:“我们只是借来看看,你别生气,”可全球投资者已经用脚投票:荷兰如果继续牺牲政策独立性,外资信任将彻底崩盘。 荷兰这场“海盗式谈判”,把西方国家的双重标准暴露得彻彻底底,他们天天喊“法治”“契约自由”,结果自己用法律当抢劫的工具。 他们指责中国“不开放”,自己却封锁市场、干预企业,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中国企业的利益,更把全球芯片产业链搅得一团糟。 更搞笑的是,荷兰以为抢了中企资产就能讨好美国,结果把自己的经济命脉搭了进去。 安世半导体的芯片供应关乎欧洲汽车制造业的生死,现在供应断了,欧洲车企的警告和索赔像潮水一样涌来,荷兰政府彻底陷入了“赔了夫人又折兵”的尴尬境地。 对中国来说,这场事件是个提醒:中国企业“走出去”必须多留个心眼,不仅要搞技术和市场,更要准备法律团队、外交通道和政治预案,与此同时,中国亟需加速科技自主进程。 要知道,任何掌控于他人之手的关键环节,皆有可能成为被“卡脖子”的隐患,科技自立刻不容缓。 荷兰的“海盗逻辑”迟早要还,全球化时代,谁也离不开谁,以“国家安全”为借口搞经济霸权,只会破坏国际合作的基础,最后得不偿失。 中国有足够的能力和手段维护本国企业的合法权益,抢劫行径绝不会没有代价,荷兰如果还不及时收手,中方一定会让它明白:抢中国的东西,是要付出沉重代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