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稀土是美国产的,特朗普连点渣子都不会给中国,只要是西方国家有,中国没有,中国要想得到,必须接受苛刻的要求,价格贵的离谱,还要接受各种各样的刁难,才能得到。 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显示,2023年美国稀土储量才180万吨,全集中在加州一个叫山口的地方,开采难度大得离谱,像在金库里挖金子,成本高得吓人。 更尴尬的是,美国稀土产业早就“空心化”了,从挖矿到提炼金属,全链条技术基本靠中国。 2025年,美国国防部砸钱开发内华达州的矿产项目,结果资本家一看政策老变,MP Materials公司宣称,至2025年末将达成1000吨钕铁硼磁铁产量,初闻颇为可观。 但与中国每年十几万吨的产量相较,此数值仿若沧海一粟,近乎微不足道,可忽略不计。 美国之前想“去中国化”,把稀土精矿运到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加工,甚至想从海底挖稀土,但现实是,这些“替代方案”成本高、效率低。 2025年7月,美国国防部花每公斤110美元的价格从MP公司买铈和镨,同期中国进口价才52美元,美国企业为了“政治正确”多花钱,最后全转嫁到消费者头上,买电动车、手机都更贵了。 中国对稀土的掌控,早就不是“卖资源”那么简单了,现在玩的是“定规则”。 今年4月,中国商务部突然对钐、钆等7种中重稀土管出口,只要重稀土含量超过0.1%的磁性材料,都得逐案审批,军事、AI研发用的更是卡得死死的。 这一招直接戳中美国痛点,F-35战斗机的雷达、特斯拉的电机、医院的MRI设备,全因为稀土短缺涨价、交货慢。 更狠的是“技术卡脖子”,中国规定,只要用了中国专利的稀土分离技术或回收技术,不管在哪生产的,都得听中国管,德国经济部之前想自己搞稀土加工,结果发现离开中国技术,成本直接涨30%,最后只能乖乖回来谈合作。 金融上中国也玩得溜,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出口的稀土里28%用人民币结算,沙特阿美甚至花17亿人民币买中国的钕铁硼永磁体,搞了个“石油换稀土”的循环。 特朗普之前嚷嚷着要“孤立中国”,结果10月,法国、瑞典、加拿大的高官几乎同时飞北京,就在一周前,他还说要对中国的商品加征100%关税,结果盟友们用行动打了他的脸。 为啥?因为中国市场的“吸引力”太强了,中国有14亿人的消费市场,在全球产业链里地位没法替代。 瑞典刚和中国谈完第四轮战略对话,说要加快自贸协定升级,还要在人工智能、绿色发展上合作;西班牙现在是欧元区里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中国是它在欧盟外最大的贸易伙伴。 更搞笑的是,美国企业也在“用脚投票”,好多美国传统车企和电动车公司,开始考虑把零部件生产搬到中国,就怕中美贸易战断了供应链。 说真的,这场稀土大战让我看明白了,在全球产业链里,没有永远的“老大”,只有会玩的“聪明人”。 美国要是有稀土,早就像之前卡中国芯片那样卡我们了,哪会等到今天?但现实是,中国不仅储量全球第一,从挖矿到提炼的全链条技术都是顶级的。 更厉害的是,中国懂得“以柔克刚”,管出口不是不让卖,而是让西方国家知道:想欺负中国企业?先看看自己的供应链会不会断! 法国、瑞典、加拿大为啥急着访华?不是因为它们“亲华”,而是因为它们需要稀土、需要市场、需要不被“卡脖子”。 特朗普的“美国优先”,说白了就是“自己吃肉,盟友喝汤都不给”,但现在世界变了,中国的稀土管制让西方国家明白:在关键资源上,中国有别人替代不了的优势。 这场博弈,中国不是在“报复”,而是在告诉世界:合作才能一起赚钱,霸凌只会两败俱伤。 所以中国这次必须把稀土“牌”打到底,不是为了显摆,而是为了让全球产业链知道:中国不是好欺负的,想欺负中国企业?先看看自己能不能扛住代价!毕竟,在这个互相依赖的世界里,谁才是真正的“麻烦制造者”?答案已经很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