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荷兰,中国的态度只有一个:不接受豁免,不开启谈判,直至将其彻底打服。北京需要一个“典型案例”,来向全世界宣告一条新铁律:在美国对华的科技战中,没有“中立”,只有“帮凶”,而所有“帮凶”,都将付出比美国更惨痛的代价。
在全球化浪潮中,科技已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支柱,也是国际博弈的关键战场,近年来,美国为维系自身科技霸权,不惜打破国际合作秩序,对我国发起全方位科技战。
美国可不光是盯着华为一家,从芯片设计用的EDA软件,到制造环节的关键设备,再到封装测试的核心材料,几乎把半导体产业链的每一环都设上了关卡,甚至连中美科研人员的正常学术交流都处处阻挠,摆明了就是要靠技术壁垒把中国的科技发展摁在地上。
这场风波里,各国被迫卷入,所谓中立立场在全球化产业链的紧密联结下愈发脆弱,荷兰作为半导体领域的关键参与者,其看似中立的表象下,实则沦为美国科技封锁的帮凶。
要知道,全球能造高端光刻机的就荷兰阿斯麦一家,这玩意儿可是芯片制造的"心脏",没有它,再先进的芯片设计也只能停在图纸上。以前阿斯麦和中国合作得挺愉快,2023年光中国大陆市场就给它贡献了近三成营收,订单排得满满当当。
可美国哪容得下这种双赢,从2018年就开始给荷兰施压,逼着阿斯麦停止对华出口先进设备。荷兰政府一开始还挺犹豫,毕竟阿斯麦是荷兰的"国宝级"企业,丢了中国市场损失太大,前首相吕特还特意来中国表态,说不会专门针对某国。但胳膊终究拧不过大腿,到2024年9月,荷兰还是官宣了新政策,不光最先进的EUV光刻机早禁售了,连稍次点的DUV浸没式光刻机,出口到欧盟外都得拿特别批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就是冲着中国来的。
阿斯麦自己也一肚子苦水,新任CEO都抱怨过,美国限制得越狠,越会逼着中国自力更生。可抱怨归抱怨,还是乖乖配合荷兰政府的管制,把生产线转向了欧美市场。
但他们没算明白一笔账:自家光刻机里的光源模块、定位系统,全得用中国产的钕、镝这些中重稀土,全球90%的稀土分离技术都攥在中国手里。现在断供中国市场,还得照样从中国买原料,等于一边丢生意一边送钱,利润率早被这种矛盾的处境拖得往下滑。
中国对这一切看得门儿清,所以态度异常坚决:不接受豁免,不开启谈判,直至将其彻底打服。北京需要一个"典型案例",来向全世界宣告一条新铁律:在美国对华的科技战中,没有"中立",只有"帮凶",而所有"帮凶",都将付出比美国更惨痛的代价。毕竟美国本土还有完整的半导体产业链底子,荷兰就指着阿斯麦这一棵摇钱树,真把中国惹急了,光是稀土管控这一招,就能让阿斯麦的生产线卡壳。
而且这事儿不单单是针对荷兰,美国还在逼着日本、韩国跟进制裁,想把中国彻底踢出高端芯片产业。中国要是不拿出硬态度,这些国家说不定都跟着美国起舞,到时候技术封锁只会越来越紧。当年日本半导体就是被美国这么联手打压下去的,从全球第一跌到只剩6%的市场份额,这个教训太深刻了。中国现在有全球最大的芯片消费市场,还有稀土这张王牌,没必要惯着荷兰的"骑墙派"作风。
说白了,荷兰以为跟着美国能保住所谓的"安全",其实是把自己架在了火上烤。阿斯麦前CEO早说过,美国的限制只会加速中国自主研发,等中国真造出能匹敌的光刻机,最先倒霉的就是阿斯麦。
中国现在就是要通过荷兰这个例子告诉全世界:想借美国的手卡中国脖子,就得做好被反制的准备,帮凶的代价,从来都比主谋更沉重。这不是吓唬人,是实实在在的产业链逻辑——谁破坏规则,谁就被规则抛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