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8号刚刚过完103岁又17天的杨振宁教授与世长辞! 杨振宁教授祖籍安徽省凤阳,祖父杨邦盛是清朝未期秀才,祖母王氏。 祖父从安徽凤阳迁居的安徽合肥定居。 杨振宁的父亲杨武之出生在安徽合肥,母亲罗梦华同样也是安徽省合肥人。 父亲杨武之(杨克纯)和母亲罗孟华是父辈指腹为婚。 杨振宁的母亲童年上过两年私塾,因其父经商失败而辍学! 而父亲杨武之博士毕业于美国斯坦福大学。杨振宁的父亲是一位数学家,他于1923年与妻子罗孟华和刚一岁的杨振宁分别,前往美国斯坦福大学和芝加哥留学,并获得数学博士。1928杨武之回国后先在厦门大学任教,后被清华大学聘用为清华大学教授。 难能可贵的是:杨武之和杨振宁父子两代同为清华大学教授! 在父亲杨武之赴美留学的这5年间,杨振宁的启蒙教育,全部落在母亲罗孟华肩上,这对于杨振宁今后的学习成长,和能获得诺贝尔物理奖很重要。 1944年,杜致礼就读于国立西南联大附属中学,此时碰巧杨振宁在西南联大附中代课,做留学美国准备,并有幸成为杜致礼这位未来夫人的老师。 杜致礼是民国国军将军杜聿明的长女。 1947年,杜致礼经宋美龄介绍,进入宋美龄的母校(韦尔斯利学院)学习。 因其父杜聿明在“淮海战役”中被俘,杜致礼留学资金断供,被迫转入免费的蒙特圣文森学院继续学习。 1949年圣诞假期,命运的安排让杜致礼和杨振宁在普林斯顿的一家普通中餐馆里两人毫无征兆的遇上了。 在异国他乡遇故知,并且是师生关系,他俩的内心激动和喜悦心情,无法用语言表达。 杨振宁经过一年时间的对杜致礼的追求,于1950年8月杨振宁和杜致礼,在美国普林斯顿步入婚姻殿堂。 结婚以后,杜致礼为杨振宁育有两男一女。 1957年杨振宁与李政道因提出“宇宙不守恒”理论,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奖。 杜致礼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先后患上了软组织肿瘤,和老年痴呆、帕金森症。 杜致礼于2003年10月19号在美国石溪逝世。 杜致礼与杨振宁携手走过了53年风雨岁月。 杜致礼去世后,杨振宁和曾经接待过他和杜致礼的翁帆订婚! 生前的杜致礼怎么也不会想到,这名接待她的小女生,会是她的继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