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借势协作筑平台曲靖承接产业转移跑出加速度

曲靖融媒讯(记者张袁子奇李劲松实习生杨怡通讯员尹晓英)在沾益区有机硅产业园内,云南众合硅基新材料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自动化生产线有序运转,工人们正在加紧完成甲氧基硅油订单。这家年产8.5万吨有机硅新材料的企业,自投产以来已成为沾益区承接产业转移、打造有机硅产业集群的重要生力军。

企业综合部部长丁胜宇深切感受到当地优质的营商环境,他说:“沾益区相关部门和园区管委会为我们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支持,从前期审批到建设过程中的各类问题,他们总是第一时间响应,精准高效地解决问题。这种优质的营商环境让我们坚定了在这里扎根发展、做大做强的信心。”

在良好的营商环境助推下,企业快速投入生产运营,并积极融入园区产业生态,与上游龙头企业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我们公司与园区内的云能硅材达成了战略合作,所有核心原料通过管道直接从云能硅材输送,这不仅大幅降低了物流成本,更显著提升了产业链协同效率,使我们成为有机硅产业园绿色循环的重点项目。”丁胜宇介绍。

目前,园区正以云能硅材年产40万吨有机硅项目为基础,着力构建从上游原材料到下游深加工的完整产业链体系。除了云南众合硅基新材料有限公司已建成投产外,云南安和、云南鼎益等4个下游项目也在加快推进,产业链延伸成效初显。

在创新发展方面,企业也取得了显著成果。丁胜宇表示,在园区和相关部门支持下,建立了现代化研发实验室,组建了专业的研发团队,目前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20余件。MQ树脂、羟基硅油等产品在行业内处于领先水平,今年成功获得了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称号。

云南众合硅基新材料有限公司的快速发展,是曲靖市承接产业转移成效的一个生动例证。作为全省“2+3+N”沿边产业园区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曲靖市积极抢抓沪滇“16+16”园区合作共建机遇,全力推进承接产业转移园区建设。截至2025年8月底,全市承接产业转移园区累计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3117亿元,签约招商引资项目208个,产业集聚效应持续增强。

目前,曲靖各承接园区已建成标准厂房217.74万平方米,成功创建2个国家级、6个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从有机硅产业链不断延伸,到全市产业多元支撑格局形成,曲靖正通过完善配套设施、精准招商引资、优化服务保障等一系列举措,持续放大产业集聚的“洼地效应”,将产业转移的成果切实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