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为什么说中国得防着点俄罗斯?说白了,普京今年72岁,这位掌舵俄罗斯25年的硬汉终

为什么说中国得防着点俄罗斯?说白了,普京今年72岁,这位掌舵俄罗斯25年的硬汉终究会迎来谢幕,那么万一接普京班的人是个亲美派,中俄现在抱团取暖的局面会不会一夜翻车?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普京今年72岁了,从1999年开始掌舵俄罗斯,到现在已经整整25年,这些年中俄关系能走到今天这一步,跟他的强硬立场分不开。   但凡是关心国际局势的人都知道,人总有老去的那一天,一旦普京退场,俄罗斯会不会换个玩法?这事儿真不是杞人忧天。   先说个最现实的问题,俄罗斯的权力交接从来就不是什么平稳过渡,外界现在盯得最紧的接班人是梅德韦杰夫,这位现任国家安全会议副主席以前可是出了名的温和派。   他当总统那几年,跟西方谈笑风生,2010年还跟奥巴马签核裁军条约,那架势活脱脱一个愿意跟美国做朋友的人,虽然最近几年他跟着普京喊得挺凶,可这种转变到底有几分真心,谁也说不准。   更要命的是,俄罗斯国内的亲美力量其实一直都在,那些早年在西方留过学的精英,还有想恢复跟欧美做生意的寡头们,他们从来没消失过。   别忘了苏联刚解体那会儿,俄罗斯也是一股脑往西方扑,结果被耍得团团转,现在这批人还在,只是暂时没机会发声罢了,一旦换了领导人,这些声音很可能重新冒头。   中俄现在的关系说穿了就是利益捆绑,去年贸易额突破2000多亿美元,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往中国送,中国的市场和基建技术往俄罗斯输,看起来挺稳。   但这种稳定建立在一个前提上,就是俄罗斯跟西方处在对立状态,美国的制裁让俄罗斯没得选,只能靠中国市场续命。   可要是新上来的领导人愿意跟美国妥协呢?美国开的条件其实很诱人,解除制裁,让能源重新卖给欧洲,寡头们的资产也能回流西方市场,对急着搞经济的俄罗斯来说,这诱惑不是一般的大。   能源这块最危险,西伯利亚力量管道现在每年给中国送几百亿立方米天然气,这可是中国能源安全的重要一环。   但管道这东西说改就能改,俄罗斯要是觉得卖给欧洲更划算,或者美国施压要求减少对华出口,这条生命线随时可能断,到时候中国的能源供应就得另想办法,而市场上能找的替代方案其实不多。   军事合作的风险更不能忽视,这些年中俄一起搞演习,分享技术,在联合国里也互相撑腰,俄罗斯在涉疆涉台问题上帮中国说话,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给俄罗斯站台,这种配合建立在共同对抗美国霸权的基础上。   可新领导人要是想跟北约缓和关系,这些协作基本就黄了,更危险的是,俄罗斯手里那些军事技术和战略情报,会不会因为亲近美国而被共享出去?这种事情防不胜防。   有人会说俄罗斯老百姓亲中国,民调显示六成多的俄罗斯人把中国当可靠伙伴,但民意这东西在俄罗斯的权力结构里分量有限。   真正说了算的是那些寡头和军方大佬,只要他们觉得亲美能带来实际利益,政策该怎么转就怎么转,当年叶利钦时代也是这么回事,老百姓懵懵懂懂,上面的人已经把国家方向给掰了。   所谓的结构性矛盾也不是铁板一块,俄罗斯跟北约的对抗,乌克兰问题上的僵持,这些看起来解不开的死结,其实只要俄罗斯愿意让步,美国有的是办法给甜头。   特朗普那会儿不就差点跟普京达成私下交易?只要俄罗斯在关键问题上松口,美国转脸就能把制裁撤一半,到那时候,什么战略伙伴关系,在真金白银面前都不值一提。   中国现在能做的就是别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能源进口得多找渠道,中亚中东那些产油国该签长期协议就签,别指着俄罗斯这一家。   经贸合作也得留后手,签合同的时候多加点约束条款,就算换了领导人也不能说撕就撕,军事技术更得靠自己研发,关键装备不能总想着从外面拿。   说到底,国际关系就是利益算计,普京在位的时候中俄是铁哥们,可他一旦下台,接班的人脑子里想什么谁都不知道。   中国防着点俄罗斯不是不讲情义,而是要为未来的变数做准备,毕竟在大国博弈的棋局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提前留一手,总比到时候措手不及要强得多。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