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深度28.2米!首段基坑顺利开挖

近日,中国交通广播关注苏州相城跨越山海-重点交通工程巡礼,苏州北站:深基坑“见底”,筑就未来枢纽“坚实底盘”。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十四五”期间,一大批重点交通工程建设加速推进,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以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中国交通广播推出系列报道《跨越山海—重点交通工程巡礼》,一同感受重点交通工程背后的时代价值、奋斗精神与科技力量。在长三角核心区域,一座全新的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苏州北站正在拔地而起。作为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中京沪线与通苏嘉甬线的十字交汇点,其建设备受瞩目。10月15日,由中铁北京工程局承建的苏州北站站房枢纽配套工程地铁10号线首段基坑顺利开挖见底,深度达28.2米,这标志着工程成功实现了从基坑开挖向主体结构施工的关键工序转换,为这座未来枢纽奠定了“坚实底盘”。

直击“心脏”:9层楼深基坑穿上“黄金铠甲”

记者深入苏州北站综合枢纽的建设“心脏”——一个深超28米,相当于9层楼高的巨型基坑。坑内,六道密集的钢支撑如同“黄金铠甲”,构筑起最高等级的安全防护体系。随着地铁10号线基坑首段土方开挖完成,工程正式迎来从“向下深挖”到“向上生长”的关键转折,主体结构建设按下“加速键”。

“全天候体检”:上百监测点+智能系统守护安全

如何守护这个“庞然大物”的安全?中铁北京工程局苏州北站站房2标项目一分部副总工程师赵旺揭秘:“我们像给基坑做‘全天候体检’。”每天,上百个监测点的数据被采集分析,并引入自动水位监测报警系统,确保基坑安全始终处于精准掌控之中,目前,首段已安全、精准地挖至设计标高。

“匠心”修底:最后30厘米全靠人工“精雕细琢”

为确保地基原状土稳定,项目展现了极致的“匠心”。在挖至最后30厘米土层时,全部放弃机械,采用人工精细修底,像雕刻家一样呵护着承载未来车站的粉质黏土层,为超级枢纽打下最坚实的基础。

“智慧”探底:给桩基做“胃镜”,为地基“打分”

深基坑的安全,始于毫厘之间的精准。超声波成孔检测仪如同“地下胃镜”,精准探测桩基的孔径与垂直度;动力触探试验则在为地基的承载力“打分”,用智慧科技确保工程万无一失。

“地下森林”:4500根工程桩最深直插91米

中铁北京工程局苏州北站站房2标项目一分部副经理李华龙介绍,他们在地下“种”下了一片钢筋混凝土森林。整个项目共打下4500多根、22种型号的工程桩,最长深度达91米。高峰期25台旋挖钻同时作业,通过动态调度实现“接力赛”式精准衔接,高效推进。

“毫米级”微创:在0.6米旁完成-2.1毫米的极限挑战

在距既有地铁2号线仅0.6米的“瓷器店旁边做雕刻”,沉降控制是最大挑战。中铁北京工程局苏州北站站房2标项目二分部工程部部长俞靖民告诉记者,项目团队运用MJS工艺进行“微创手术”式地基加固,最终将沉降惊人地控制在-2.1毫米,远严于10毫米的设计标准,以“毫米级”精度守护了地铁线的绝对安全。

全面冲刺:四大作业面同步推进,蓝图加速照进现实

据中铁北京工程局苏州北站站房2标项目副总工程师、工程管理部部长刘立新介绍,当前工程已全面转入冲刺阶段:工程桩接近尾声,10号线首段见底,东停车场开挖在即,难度最大的7/14号线基坑也已启动。一个联通南通、宁波与京沪高铁,辐射长三角的现代化交通枢纽,正从蓝图拔地而起,预计2027年年底建成,助力苏州迈向国际化枢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