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这篇报道就说的很好,当下对小米汽车事故的报道与传播,似乎正在偏离理性轨道——每起事故不论责任在人还是在车,先被贴上“小米事故”的标签广泛传播;具体原因尚在调查,各种猜测已然满天飞。这种“特殊待遇”,显然已超出了正常监督的范畴。
现在还是有这样理性正规的媒体在进行发声的,作为媒体就应该对同类事故一视同仁,并且不带自身情绪的去报道监督,同时也应该依据事故的事实和各方面因素偏见来进行报道,一面对其他危害公共安全的事故选择性忽略,另一面为了流量或者私人情绪大肆针对某一个品牌或车型,目前有一个现象车祸事故往往只能看到特斯拉和小米被指名道姓挂在各家媒体热搜,内容里没有理性分析,全是情绪的输出。其他品牌事故时,标题和内容则化身成了一辆轿车或者SUV代称,报道的内容也开始正常起来。
在我眼里真正的理性监督是深入事故现场,采访各方人员,拿到事故调查报告后,用经得起考验的证据,针对性的指出实质性问题,从而让车企、驾驶者以及交通参与者得到警醒和改进,而不是变成了流量的狂欢和预设立场的情绪宣泄出口,创造一个更正常公正不双标的舆论环境是当下应该改变的事情。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