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北日报讯(记者李思敏严岚)18日,在“朱子学与全球文明对话大会暨第四届考亭论坛”系列活动——“新媒体时代的朱子文化普及与传播”圆桌沙龙中,发布了两部重量级学术普及成果——《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四书章句集注〉解读》与《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近思录〉解读》。这两部新著被业内誉为新时代理解朱子思想的“说明书”与“入门指南”,标志着朱子文化在当代实现“创造性转化”取得又一重要进展。
活动中,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编辑潘肖蔷介绍了这两书的出版背景与学术意义。她介绍,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已成为经典,作为朱子第二十九世孙、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朱杰人深耕朱子学研究数十载,确保了新著解读的准确性与通透性。而《近思录》是朱熹与吕祖谦编订的理学入门纲要,查洪德教授的解读则以学术为基,兼顾通俗,有效拉近了现代读者与宋代理学思想的距离。
朱杰人教授就其解读的《四书章句集注》分享了核心见解。他认为,朱子学不仅是知识体系,更是安顿身心、涵养德行的学问,其“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等方法论,对于现代人沉静内心、提升境界、确立价值方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解读,能让年轻读者感受到经典的永恒魅力与应对现代生活挑战的独特力量。
活动通过视频连线方式,聆听了《近思录》解读者、南开大学教授查洪德的专题分享。查教授深入阐述了《近思录》作为“性理诸书之祖”的历史地位与思想精髓,认为《近思录》所倡导的主静定、重道德修养的智慧,能为社会带来宁静与正面影响,并呼吁读者“以心体之,以身践之”,将阅读过程转化为进德修业的实践。
据悉,新著的出版,不仅为朱子文化的当代传播提供了权威、亲切的文本支撑和前沿的学术支持,更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具体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