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为什么扶苏接到假圣旨就自尽了,有没有其他破局的办法? 公元前210年七月,秦始皇

为什么扶苏接到假圣旨就自尽了,有没有其他破局的办法? 公元前210年七月,秦始皇在沙丘病逝,当时身边有丞相李斯、宦官赵高和小儿子胡亥。李斯和赵高担心扶苏上台后会清算他们,就联合胡亥篡改遗诏,立胡亥为帝,同时伪造诏书赐死扶苏和蒙恬。 诏书里指责扶苏在外屯兵无功,还多次上书攻击朝廷,作为儿子不孝,必须自裁。扶苏当时在上郡监军,接到诏书后没多犹豫,就执行了。 史书记载,扶苏为人仁厚,深受儒家影响,孝道在他眼里比什么都重。之前因为反对父亲焚书坑儒,被贬到边疆,已经觉得父亲不待见自己,这次诏书一来,更觉得是铁板钉钉的命令。 赵高他们伪造的手法很狡猾,用了真玉玺,内容也列出具体罪名,让人一时难辨真假。扶苏的自尽,表面上看是性格使然,他太注重忠孝,没想过反抗父亲的权威。 深层原因是秦朝的皇权绝对化,儿子对父亲的命令几乎是无条件服从,加上他长期在边疆,信息闭塞,不知父亲已死,无法核实。 这种情况下,自尽成了他唯一的选择,因为质疑诏书就等于叛逆,在秦法严苛的环境下,后果更严重。李斯和赵高正是利用了这点,设计得滴水不漏。 蒙恬当时劝扶苏,说诏书来得突然,一个使者就信了?咱们手握三十万边军,这是天下重任,先上书求证再说。扶苏却回说,父亲赐死儿子,还求证啥?这反映出他被儒家孝道绑架得死死的。 赵高选的时机准,秦始皇死讯封锁严密,使者单枪匹马来,扶苏没法第一时间确认。历史分析认为,如果扶苏多拖几天,消息走漏,假诏就露馅了。但他没这么做,直接自尽,让赵高他们的计划得逞。 胡亥上台后,任用赵高,搞得朝政腐败,刑罚加重,百姓苦不堪言。扶苏要是像刘据那样,至少试着反抗,或许秦朝不会那么快亡。但他的选择,加速了帝国的崩盘。 破局的办法其实有,但扶苏没用上。最直接的一条是听蒙恬的,先扣下使者,上书求证。史记里蒙恬明确建议,再三请示后再死也不迟。这能拖时间,派亲信回咸阳查探,蒙毅还在朝中,能帮忙打听。三十万大军是底气,边疆位置优越,南下容易控制关中。 另一种是直接拒绝诏书,起兵清君侧,理由是怀疑有诈,保护皇室正统。扶苏如果这么干,胜算不小,因为秦军主力在他手里,胡亥那边刚起步,实力弱。赵高他们最怕扶苏拖延,一旦死讯传开,遗诏曝光,一切完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