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这个人有很多讲究,比如:不抽烟、不喝饮料、不喝酒、更不品茶,平时就喜欢喝30到40摄氏度之间的白开水。 抗战时期,部队里最好的畅销品就是烟酒,高层几乎是人手一支烟,可蒋介石不仅不就喜欢抽烟,还讨厌别人在他面前抽烟。 重庆谈判时,毛主席知道蒋介石不喜欢烟味,在谈判期间一直没有抽烟,可见他的习惯已经传遍了国共两党。 除了烟,蒋介石还不喜欢喝酒,也不喜欢其他饮料,时常喝的就是白开水。 哪怕别人递烟劝酒,他也拒绝,西方来的新鲜玩意,咖啡,他也不碰,这习惯持续了十几年。 有人猜,因为他信基督教,还有人说他是军人出身,所以才不喜欢烟酒。 这其实有点不准确,蒋介石不碰这些,是因为养生。 蒋介石的第三任妻子陈洁如,在回忆录里说,蒋介石曾传染给她烟柳病,这导致陈洁如病好后也无法生育。 蒋介石十分愧疚,后来更加的注重养生。 蒋介石起床时,服务他的工作人员就开始忙活,要先烧开水,等自然冷却到60%,等蒋介石起床时,正好到30%-40%。 早起先喝促进肠胃蠕动,再以略高温水唤醒细胞,这种源自西方"水疗法"的养生术,后由私人医生熊丸引进改良。 除了早上这口开水,侍卫们还要随身携带的双层保温杯,下层恒温38度,上层保持45度,每隔20分钟轮换饮用,这种设计甚至影响了台湾早期保温器具的研发。 1943年开罗会议期间,蒋介石因饮用尼罗河水引发腹泻,此后更坚定只喝沸后冷却的白开水。 宋美龄的私人医师曾记录:"夫人说白开水如透明政令,杂质尽去才显效能。"这番话被蒋介石记入日记,并批注"治国如养生"。 有一次,蒋介石的恩师张静江生病住院,蒋介石去探望时,说与其吃药不如喝白开水。 张静江也真信了他的说法,一天三顿的喝,他还真的感觉身体好多了,似乎是把体内的毒素给代谢出去了。 1935年贵州剿共期间,蒋介石拒绝当地土司宴请的茅台酒,当众饮用自带白开水。 此事被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写入《西行漫记》:“将军用玻璃杯取代酒杯,如同用黄埔系取代军阀。” 1948年行宪国大时,与会者痛饮茅台时,蒋介石始终手持温水杯。 在台湾时,蒋介石还常常在外出散步,有时候偶遇民众,还会赠送对方一些瓜果蔬菜、 1953年接待美国副总统尼克松时,宴席特设“中西双席”:宋美龄陪同享用西式牛排,蒋介石则引对方品尝鸡汁芋艿,席间依旧是用白开水代酒祝词“君子之交淡如水”。 蒋介石的夫人宋美龄,也对“水疗法”深信不疑。 按照蒋介石说的,水之所以好,就好在他的纯正,没有任何对人体有害的杂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