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豆为什么非要卖给中国?其实,站在美国的角度,三年不卖给中国大豆,扩大国内内需市场,或者卖给欧洲亚洲的盟国不行吗?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美国大豆为什么非要卖给中国?有人说美国完全可以扩大国内消费,或者把大豆卖给欧洲和亚洲的盟友,根本不用看中国脸色,表面上听着挺有道理,但仔细算算账就知道,这些办法全是纸上谈兵。 先说国内消费这条路,美国一年产1.2亿吨大豆,自己能吃下多少?三分之一顶天了,剩下八千万吨怎么办?有人说多榨点豆油,多做点饲料,可美国人又不是突然多长了几个胃,牛羊猪鸡的数量也就那些,你总不能强迫它们一天吃五顿饭。 更关键的是,美国豆油现在还在往外出口,说明国内市场早就饱和了,明尼苏达州的农业专员说得很直白,他们州每种三行大豆就有两行要卖到国外,这不是农民愿意出口,而是国内根本装不下。 那卖给盟友呢?听起来挺美,实际操作起来更扯,欧盟去年才买了490万吨美国大豆,这个数字连中国采购量的零头都不到。 为什么买这么少?一来欧洲人对转基因食品管得严,美国大豆大部分是转基因的,很多欧洲国家压根不让进。 二来人家现在推广豌豆蛋白、羽扇豆这些替代品,正想着减少大豆进口呢,德国今年前两个月的采购量还同比下降了11%,这明摆着是不想多买。 再看亚洲这些所谓的盟友,日本韩国加起来人口才两亿多,墨西哥的采购量看着不少,可跟中国一比还是差了四倍。 更别说台湾地区、越南、柬埔寨这些地方,全加起来也就三四亿人口,饮食习惯和消费能力跟中国完全不在一个量级,你让这些国家突然多买几千万吨大豆,他们买回去干什么?堆在仓库里发霉吗? 这里必须提一个很多人忽略的事实:中国人对大豆的利用方式是独一无二的,美国人、欧洲人用大豆无非就是榨油做饲料,最多弄点豆腐。 但中国人把一颗黄豆能玩出几十种花样来:豆浆、豆腐脑、豆皮、豆干、腐竹、豆豉、酱油、豆瓣酱,随便走进一家超市,跟大豆相关的食品能摆满好几个货架。 这种对大豆的深度开发能力,全世界找不出第二个国家,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一年要进口1.05亿吨大豆,占了全球贸易量的六成以上。 美国农民也不傻,他们种大豆是为了赚钱养家,不是为了情怀,去年中国光买美国大豆就花了126亿美元,这笔钱占了美国大豆出口总额的一半还多。 今年5月中国一停购,效果立竿见影,短短两个月美国对华大豆出口就从2700万吨跌到590万吨,很多码头从7月开始就再也没见过运大豆的货船。 伊利诺伊州现在还堆着2000万吨卖不出去的大豆,农民急得团团转,大豆又不是手机电脑,能放好几年,这东西是有保质期的,卖不出去要么贱卖,要么烂在仓库里。 更要命的是,巴西和阿根廷已经把这个空档填上了,中国从巴西进口的大豆占到了总进口量的71%,跟美国签的长期合同直接砍了30%,转头跟巴西的合同涨了45%。 巴西大豆不仅价格便宜,出油率还高,中国买家用脚投票,市场规律就是这么现实。 有意思的是,美国大豆本来是有优势的,它的上市时间是9月到次年2月,正好跟巴西3到8月的上市期错开,能补上中国的供应缺口。 密西西比河的水运加上成熟的铁路网,物流效率比巴西靠公路运输强多了,可这些优势的前提是得有中国这样的大买家,没人买你效率再高也白搭。 说到底,这不是谁求谁的问题,而是市场规律在起作用,美国有产能,中国有需求,本来是互利互惠的买卖,非要较劲的话,受伤的首先是美国的豆农。 艾奥瓦、伊利诺伊这些大豆主产州都是选举的票仓,2018年贸易战的时候中国一停购,农民天天抗议,逼得政府赶紧发补贴,可补贴终归不是长久之计,真金白银的订单才是硬道理。 全球化时代,产业链早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想完全脱钩基本不可能,美国大豆产业被中国市场深度绑定,这是几十年市场自然选择的结果。 现在有些政客嘴上说得硬气,但农民的日子是实打实的,今年秋天,明尼苏达州和田纳西州的豆农连收割机的油钱都拿不出来,这才是最真实的写照。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