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赌王何鸿燊将流失海外百余年的圆明园马首铜像购回并捐赠祖国,然而谁也没有想到,专家给“马首”拍了X光后,却有了令人心痛的发现。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19年11月,当何鸿燊先生亲手将马首铜像交还给国家时,现场所有人都红了眼眶,这位澳门“赌王”在2007年就花费6910万港币把它从拍卖会上拍了回来,整整收藏了12年后,最终选择让这件国宝回到它真正的家。 大家都以为这个故事到此就圆满了,一件流失海外160年的文物终于回家,该是个皆大欢喜的结局。 可文物修复团队接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给马首做全面体检,当X光机缓缓扫过这尊铜像时,屏幕上逐渐显现的画面让在场专家的呼吸都凝滞了。 那些藏在厚重铜锈下的伤痕,像是突然被撕开的伤口,每一道都在诉说着当年那个血与火的夜晚。 最触目惊心的是右耳上那个月牙形的凹陷,专家对比了大量历史资料后判断,这极有可能是枪托猛力砸击留下的。 你能想象吗,那些侵略者在掠夺时是多么粗暴,连这样一件精美的艺术品都不放过,左眼旁边还有一道细长的划痕,锋利的刃口几乎要划破那双本该威严的眼睛。 更让人难过的是马嘴深处那片黑色的痕迹,那是1860年圆明园大火留下的烟熏印记,一百多年过去了,这些痕迹就像烙印一样,怎么也擦不掉。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专家们花了好几个月时间研究这些X光片,他们发现马首受的伤远不止表面看到的这些,脖颈后方有好几处钝器击打的痕迹,深深凹进去的铜面显示当时用的力道有多大。 有意思的是,2003年回归的猪首上也有类似的伤,位置都在头顶,两件不同时间、不同渠道回来的文物,带着几乎一样的创伤,这背后的故事不言而喻。 X光检测还意外揭开了另一个秘密,整个马首竟然找不到任何焊接的痕迹,就连最难处理的鬃毛、耳根这些位置都光滑如初,仿佛天生就是一个整体。 专家们翻遍古籍才确认,这用的是早已失传的“失蜡法”,简单说就是先用蜡雕出模型,外面裹上泥做成模具,加热让蜡液流出来,再把滚烫的铜水灌进去。 这门手艺对温度控制的要求极其苛刻,差一度都可能前功尽弃,马首用的还是纯度高达98%的红铜,比普通铜器更难铸造,这就更显出当年工匠的本事了。 更神奇的是内部结构,X光显示马首体内有一条贯通的水道,颈部内壁还残留着白色的水垢,这直接证明了它确实在海晏堂做过喷泉。 每到午时,十二生肖铜像会同时喷水,那场面该有多壮观,意大利传教士郎世宁设计的这套装置,把西方的水利技术和中国传统工艺完美结合,放在今天都是了不起的作品。 检测团队还在颈部发现了几个加固用的铜钉,这说明当年铸造时可能出过意外,工匠们赶紧用钉子补救,然后继续完成作品。 这种不完美反而让人觉得更真实,那些匠人也是普通人,也会遇到突发状况,但他们有办法解决问题,最终呈现出完美的成品。 何鸿燊先生为了这件马首前后投入了近7000万港币,可他从来没想过留着自己收藏,他说能参与抢救流失文物是件荣幸的事,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带动更多人关注文物保护。 这话听起来简单,做起来太难了,多少富豪收藏家把买回来的文物藏在私人保险柜里,何先生却选择了捐赠。 到现在,十二生肖兽首已经回来了七个,牛、虎、猴、猪、马、鼠、兔都找到了,去年这些铜首还去南宁参加了特展,让更多人能近距离看到它们。 可还有蛇、羊、鸡、狗四个下落不明,它们可能在某个私人藏家手里,也可能早就毁坏了,圆明园博物馆一直在想办法寻找,从来没有放弃过。 每次看到这些回归的文物,心里都是复杂的,高兴它们终于回家了,心疼它们承受的那些苦难,那些伤痕就像刻在民族记忆里的疤,提醒着我们来路多么不易。 好在现在我们有能力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了,也有越来越多像何鸿燊这样的人愿意为此付出,这些铜首走过的路,其实也是我们国家走过的路,虽然坎坷,但一直在往前走,而且会越走越稳。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源:北京日报客户端——“骏马”归来!圆明园马首铜像入捐圆明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