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曲靖:“七个行动”为纲创业活动为翼筑牢就业增收基石

今年以来,曲靖市委、市政府紧盯省委“群众持续增收之问”,将稳就业作为民生保障的关键抓手,以“七个行动”为总牵引,推动各项稳就业政策落地生根。从岗位拓展到技能提升,从创业扶持到权益保障,一系列举措持续扩容就业“蓄水池”,为群众增收筑牢坚实根基,交出了一份温暖的民生答卷。

当天,SDG电商创业路演大赛现场格外热闹,创业者们通过“6分钟路演+3分钟答辩”亮出项目核心优势,评委团则从市场定位、运营模式等维度精准点评,给出针对性优化建议。像沾益区的创业者於明丽,就在这场交流中收获满满。

路演参赛者(沾益区车站记忆实体+电商直播创业基地负责人)於明丽:

这次路演收获远超我们的预期,评委不仅指出了我们项目的优劣势,还针对运营中的难点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比如怎么优化成本、怎么挖掘项目特色,这些建议特别实用。

而像这样的创业活动,正在曲靖各地不断涌现、接连开展——这背后,正是当地直面就业挑战、主动破解稳就业难题的鲜活实践。当前,曲靖稳就业仍面临不少挑战:技术转型让低技能劳动者面临替代压力,制造业技工缺口达68%,“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基层就业服务也有待加强。而一场场激发创业活力的活动,正成为激活增收动能、破解就业难题的重要抓手,为群众的增收之路持续注入力量。除了创业者,“源来好创业”活动还吸引了众多在校大学生参与,他们通过创业交流分享会、AI互动答题等环节,深入了解创业政策与思路,进一步激发了返乡创业的热情。

在校大学生王楚柏:

导师分享的旅居行业运营思路对我特别实用,让我意识到家乡的特色资源也能和创业结合起来。

在以创业活动激活增收动能的同时,曲靖市也将提升就业质量作为稳就业工作的重要着力点,通过实施职业技能提振行动,积极组织各类就业创业培训,为劳动者赋能、为产业蓄势。2025年上半年已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5.35万人次,全市技能人才达59.9万人;同时培育“云腿秘匠”等6个省级、17个市级劳务品牌,直接或间接带动超168万人就业增收。

会泽县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副主任杨礼快:

在推进创业服务过程中,我们在响应企业需求和资源对接方面总感觉有些力不从心,导师们讲授了很多专业、管用、实用的方法,回去后,我打算结合辖区内现有创业载体的实际情况,努力让创业服务更加贴合企业实际需求,让创业者少走弯路。

为给创业者提供全方位支持,曲靖市发布了创业载体地图H5及闲置资产创业场地清单,上线创业指导专家库H5,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并组建“重点项目陪跑团”,为初创项目保驾护航。

创业指导专家(曲靖科岚专利事务所总经理)戎加富:

我们陪跑团将为初创项目提供“一对一”精准指导,从商业计划书的优化到市场资源的对接,都会全程跟进。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尽可能帮助创业者降低创业风险和获得更多资源,让创业者跑得更稳、更快!

这些创业扶持场景,只是曲靖市系统性破解就业难题的一个切面。为拓宽增收渠道,曲靖市从岗位供给、技能提升、创业扶持等多维度构建全方位就业保障体系:实施就业岗位挖掘行动,围绕“五张名片”“三大优势”等产业布局,从1751家企业中挖掘16.9万个就业岗位,截至今年7月底,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41万人,完成年度任务的77.5%;实施就业协作深化行动,打造沪滇协作“宝曲就业直通车”典范,拓展武汉、成都等中西部劳务协作“朋友圈”,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24.55万人;2024到2025年曲靖市“创业担保贷款”累计发放共计11706笔贷款,总额达27.01亿元,成功带动2.97万人就业,并为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脱贫劳动力等重点群体提供精准服务。2025年上半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456元,其中工资性收入占比超60%,工资性收入成为拉动全市居民增收的主要引擎,发挥了就业对群众增收的基础性支撑作用。

曲靖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副主任陈开军说:“我们将持续推进稳就业促增收夏秋攻势‘七个行动’,一是就业岗位挖掘行动:归集省内外岗位,建立不少于14万个的动态岗位库。二是职业技能提振行动:推进12个省级技能培训项目和5个市级专项培训。三是重点群体攻坚行动:针对高校毕业生等群体提供帮扶,织密就业保障网。四是返乡创业促进行动,通过创业担保贷款支持不少于5200人创业。五是劳务品牌锻造行动:按‘一县一品’思路,打造至少2个省级、5个市级劳务品牌。六是就业服务优化行动,共建共享300个以上‘家门口’就业服务站点。七是就业协作深化行动:推广‘宝曲就业直通车’模式,深化与省外32家劳务协作地的合作,开通更多地区就业直通车。”

曲靖融媒记者巴若男张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