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记者问金一南:“为什么英国宁愿归还富得流油的香港,却以损失6艘军舰、10多架战机的代价,不惜在战争中夺回马岛?” 金一南不假思索说道:“英国上将说,本来不想把香港归还给我们,但又有谁敢去面对中国人民解放军呢?”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97年香港回归那天,全世界都在见证这个历史时刻,很多人以为这是英国的慈悲,是国际压力下的妥协,但真相远比表面看起来要复杂得多。 有记者曾经问过金一南将军一个问题:为什么英国宁愿归还富得流油的香港,却以损失6艘军舰、10多架战机的代价,不惜在战争中夺回马岛? 金一南不假思索说道:英国上将说,本来不想把香港归还给我们,但又有谁敢去面对中国人民解放军呢? 这句话听起来简单,背后却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2000年初,金一南受邀前往英国皇家军事科学院交流学习,在那段时间里,他注意到英国军官们对香港问题一直耿耿于怀。 这些职业军人不理解,为什么政府要轻易放弃这颗东方明珠,而在面对遥远的马岛时却不惜代价。 答案在一次内部讨论中浮出水面,当英国军官们又一次为香港问题争执不休时,一位空军上将站了出来,他的职位相当于副总参谋长,在军中有着绝对的权威。 这位上将只问了一句话:既然都想把香港拿回来,那么谁去面对中国人民解放军?话音刚落,整个房间瞬间安静下来,再也没有人吭声。 这个问题直指核心,英国人不是不想留住香港,而是清楚地知道代价是什么,当年撒切尔夫人在谈判桌上态度强硬,甚至暗示可以动用武力。 但她在休息时间给国防部打了个电话,得到的回答让她彻底清醒:与中国开战,胜算为零,经济损失将是马岛战争的3到5倍。 这个判断不是空穴来风,朝鲜战场上的较量已经给世界各国上了一课,那场战争中,英国派出了三支拥有近两百年建军史、从未战败过的王牌部队,结果不到两天就被志愿军歼灭。 甚至出现了一个志愿军战士俘虏60名英国士兵的战例,英国战俘后来说,他们的武器装备远比志愿军先进,但依然被打得落花流水。 马岛和香港的区别,其实就是对手实力的区别,阿根廷是个新兴的南美国家,距离英国本土遥远,军事实力有限。 在那种情况下,英国有把握取胜,所以敢于发动战争,香港的情况完全不同,这里紧邻中国大陆,背后是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更有近十几亿人民的坚定意志。 金一南在英国学习期间,有英国教授当面质问他两个问题,第一是说1842年《南京条约》白纸黑字写明香港岛永久割让,现在却撕毁条约,第二就是马岛和香港的问题。 金一南的回答简单直接:新中国成立那天就废除了所有不平等条约;至于军事问题,你们大可以不还,但中国也可以派出百万大军,你们确定能挡得住吗? 这不是威胁,而是陈述事实,香港回归的谈判桌上虽然没有军队出现,但军事力量始终是最大的筹码。 正如金一南所说,战场上得不到的,不要期望在谈判桌上得到,更准确地说,如果没有足够的力量,你可能连坐上谈判桌的资格都没有。 今天回头看,香港平稳回归不仅是外交智慧的体现,更是综合国力的证明,当年那些在战场上浴血奋战的先辈们,用生命和鲜血为后代换来了说话的底气。 我们缅怀历史,不是为了记住仇恨,而是要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尊严和主权从来不是别人施舍的,只能靠自己的力量去争取和捍卫。 这就是香港为什么能回归,而马岛却要用战争夺回的根本原因,在国际关系中,从来没有什么道义和情感,只有实力和利益的较量。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源:台海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