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安阳北关:“五心工作法”让高龄津贴认证有温度更有精度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高志强牛静芳通讯员刘斌

为切实破解老年群体高龄津贴认证中的“操作难、出门难”问题,安阳市北关区彰德路社区秉持“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服务原则,创新推行以“齐心、用心、尽心、细心、贴心”为核心的“五心服务”工作法,将服务窗口延伸至群众家门口、病床边,让养老认证在筑牢基金安全防线的同时,更传递出浓浓的民生暖意。

从“人找服务”到“服务找人”,“齐心”联动架起精准对接桥梁。高龄津贴认证关乎养老金安全发放,但对不会操作智能手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而言,却成了横亘在前的“数字鸿沟”与“行动难关”。彰德路社区迅速响应群众需求,通过网格员地毯式摸排与居民自主申报双向发力,细致梳理出涵盖高龄、独居、失能等群体的“特殊需求服务名单”,社区随即组建由工作人员与网格员组成的“上门认证服务小队”,提前通过电话与居民或家属预约时间,带着设备穿梭于楼栋之间,将被动等待变为主动服务,让认证工作更具针对性。

“用心”操作破解认证难题,“细心”服务彰显专业精度。在老人家中,工作人员化身“技术帮手”,一边熟练操作认证系统,一边耐心引导完成人脸识别等动作,原本让老人犯难的流程不到一分钟便能顺利完成。对人脸识别困难的特殊老人,工作人员还会灵活采取辅助认证方式,仔细核对身份信息,确保每一次认证都精准无误,避免了因操作问题影响待遇发放。

认证不止“办完事”,“尽心”关怀更暖“夕阳心”。每次认证结束后,工作人员总会多留半小时,化身“暖心家人”与老人促膝长谈。从询问饮食起居是否便利、身体状况是否良好,到提醒用电用水用气安全,再到帮忙整理杂物、检查门窗隐患,将认证服务与生活帮扶深度融合。针对独居老人,还会同步开展防诈骗宣传;对有特殊需求的家庭,当场记录诉求并对接后续服务,让“贴心”服务从指尖延伸到心间。

“社区不仅帮我们办了实事,还把关心送到了家里,就像亲人一样暖心!”老人们的真切感慨,正是对“五心工作法”的最佳认可。彰德路社区用一次次上门服务,打通了为民办事的“最后一百米”,让高龄津贴认证既守住了精度,更充满了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