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这位韩国专家太敢说了,他表示如果美国把所有军事力量都集结起来去攻打中国,就算是1

这位韩国专家太敢说了,他表示如果美国把所有军事力量都集结起来去攻打中国,就算是11艘航母都出动,再带上所有的先进装备,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胜利。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美国的11艘航母确实让全球刮目相看,可问题在于,时代变了,现在能打航母的国家真实存在,中国在这方面的能力已经达到惊人程度。   先看侦察能力,中国的卫星星座能每小时重返同一区域进行监控,美军航母一旦出海就基本处于透明状态,2022年中国长光卫星就曾全程跟踪过美军航母的行动轨迹,发现是一回事,能不能打才是关键。   中国的东风26D导弹射程达到5000公里,采用高超音速设计,鹰击-20的潜射型号射程能达到1500公里,末端速度超过10倍音速,从发现目标到导弹到达,可能只需要十来分钟。   相比之下,美军F/A-18舰载机满油的战斗半径才800公里,航母编队还没来得及放飞舰载机,中国的导弹就已经飞来了。   这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作战闭环,侦察卫星发现目标,指挥系统迅速决策,导弹精准打击,在这种“先敌发现、先敌打击”的硬优势面前,传统航母战斗群防御体系显得捉襟见肘。   美军的宙斯盾防空系统设计初衷是对付亚音速目标,面对十倍音速的导弹群,拦截概率低得可怜。   这些导弹还能进行立体饱和打击,鹰击-17采用水漂弹道干扰防空雷达,鹰击-19贴海低空突袭,鹰击-20高空俯冲,多个目标、多个方向、多个高度同时来袭,只要有一两枚突破防线,一艘航母就可能瘫痪。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硬件对比,而是整个作战体系的较量,中国构建了“空警500预警机加卫星加地面雷达”的立体感知网络,信息流、指挥流、火力流形成闭合回路。   这种体系作战能力在现实中已经体现过,中国出口给巴基斯坦的歼-10战机在完整体系支撑下,打出了6比0的战绩。   美国虽然装备先进,可这套体系在亚洲本土很难完全展开,最新的“福特级”航母因为电磁弹射系统故障频发,要等到2027年才能全面服役。   补给线问题更扎心,一艘航母每天光燃油就要消耗300万加仑,从美国西部跨越太平洋到亚洲,补给压力是天文数字。   真正能够让这位韩国专家下这么绝对判断的,是一个更根本的现实:战争拖入消耗战的话,美国真的耗不起。   看造船能力,中国055型万吨级驱逐舰一年能下水5艘,美国5年都造不出5艘,中国歼-20隐形战机月产能达到12架,真要是长期战争,中国的补充能力远胜美国。   再看成本账,中国的“反介入体系”主要靠陆基导弹、岸基雷达和无人机组合,成本相对低廉,美国维持11艘航母战斗群,每年光运转费就超过3000亿美元,打一天都是天文数字的消耗。   这还没考虑美国面临的其他战略压力,中东局势没摆平,乌克兰还在烧钱,欧洲盟友也需要照顾,美国想要集结全球兵力打中国,首先得问问自己能不能同时扛住多线压力。   盟友也靠不住,欧洲企业联名反对对华强硬政策,因为德国汽车30%的市场在中国,日本的稀土主要依赖中国进口,一旦跟着美国强硬对华,自己的经济先崩了。   还有一个关键问题是稀土,中国现在掌握了92%的稀土精炼产能和85%的高性能磁体制造产能,而美国只有一家矿企,还没有精炼能力。   F-35每架需要417公斤稀土磁体,现在库存已经开始见底,雷达系统缺了钐钴合金,探测距离直接缩30%。   弗吉尼亚级核潜艇的声呐靠稀土永磁体保持静音,没了这个,噪音从95分贝飙升到105分贝,等于主动暴露位置,战斧导弹的陀螺仪缺少高纯度稀土,命中精度从10米误差扩大到50米以上。   最近中国又升级了管制措施,禁止出口分离技术和核心设备,美国想绕过去都没辙,他们砸了大钱想破局,可建个分离厂成本要5亿美元以上,技术上还要追赶十年。   中国手握90%的稀土萃取专利,美国自己试产的磁体连军工标准的65%都达不到。   这就是现实,美国的先进装备看起来威风凛凛,但一旦稀土供应被切断,再先进的武器也就成了废铁。   说到底,这位韩国专家的判断之所以敢这么绝对,是因为他看透了一个本质:现代战争已经不是单纯的军事对抗,而是全面的国力竞争。   中国不仅有能打一千公里外航母的导弹,不仅有扎根本土的防御体系,还掌握着美国军工命脉的产业链控制权。   而美国虽然装备先进,可在经济依赖、补给线脆弱和多线作战的压力下,那些优势会被大大削弱。   真要是11艘航母全派来,也只会成为中国导弹的活靶子,这不是狂妄,而是戳破了霸权的泡沫,呈现出一个更真实的世界。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