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再出重拳,比稀土还致命,万斯劝中国要冷静。我国商务部已经决定,从下月8日开始,国产的人造钻石粒径≤50μm,必须要经过审批才能出口。 很多人可能以为人造钻石只是首饰里的小装饰,现在要说清楚了:小到50微米以下的钻石粉末,别看它细到肉眼都快看不见,却是现代工业离不开的重要原料,在芯片、精密仪器、光刻等领域,每一粒微粉都是“高科技工厂里的硬通货”。 比方说做芯片,硅片越薄越好,这就全靠这些纯度高、颗粒细的金刚石粉末打底,要是缺了这个环节,高端芯片一夜回到解放前。 台积电去年在美国新厂试产,一批三百片顶级硅片因为切割刀不行全宣告废弃,白白亏损了数千万美元,深究根源,问题出在没有用到中国人造钻石工厂做出的高纯度微粉,只配拿未审批的“试点货”,直接拉了后腿。 比这更尴尬的是欧美高端制造依赖中国的状况,看起来谁都不愿意承认,但只要没人供货,芯片、光刻机就都得趴窝。 这背后是中国几十年攀科技高峰的结果,上世纪九十年代,美国和南非控制着工业钻石市场,中国的科研团队从那时起就盯上了“六面顶压机”技术,这种设备能模拟地底巨大压力,把石墨压成钻石。 经过不断突破,现在中国的第六代压机精度已超过当年西方设备,一台机器的产量能顶南非设备两倍多,凭借这项核心技术,中国从追随者变成了世界中心。 如今的河南,是全球钻石粉的心脏,当地企业从原料提纯到设备制造,再到微粉研磨,产业链紧密衔接,全球工业用金刚石中九成以上产自中国,光河南就占全国工业金刚石产能的九成,全世界几乎离不开中国的供货。 美国当然想摆脱这种依赖,2022年,美国能源部砸了1.2亿美元,希望华盛顿大学能做出“无压合成钻石”,他们的目标是绕开中国的高温高压路线。 结果两年过去,做出来的只有八微米左右的小晶体,纯度低、产量小,根本用不上生产线,与此同时,中国企业早已能稳定生产几十微米的高纯粉末,成本还比它们低八成,这种差距,让美国的“创新计划”成了空谈。 现在国外企业一看到中国要审批出口,紧张得不得了,半导体行业协会赶紧给国会递材料,说现在美国用的高端钻石粉有九成来自中国,一旦中国这道闸门收紧,几家主要工厂恐怕得三个月内停摆,想自己做,十年都追不上。 万斯等人还喊话让中国冷静,其实就是怕断了供,产业链炸锅。 不过这事中国并没“一刀切”,而是有讲究,中国的出口审批细分使用,看你要用钻石粉干啥,医疗、航空等民用领域,几天内批下来,谁都不为难,但美国企业要搞军工或者高级芯片,中国就直接掐断,敏感的供出去,不批。 这个策略,既不影响老百姓需要,也不给对方漏洞,挑着合作才是精明做法。 这次管控,比以往稀土大战还高明,让中国真正借产业链主动权,推动全球规则朝着“安全合规、集体协作”方向转型,主动权握在手里,是中国产业崛起最硬的底气。 参考信源:商务部、海关总署,连发4条重要公告——红星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