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没想到,蒋万安在国民党居然藏得这么深!10月15日台媒爆料,蒋万安居然当众表示:

没想到,蒋万安在国民党居然藏得这么深!10月15日台媒爆料,蒋万安居然当众表示:郝龙斌是“稳健务实”的主席人选,并且他还说出了极其有分量的话——认为郝龙斌能带领国民党“稳定团结”!郝龙斌的政治履历堪称国民党“传统派”的活化石。 蒋万安15日通过郝龙斌脸书晒合照,强调国民党需世代团结,郝龙斌具备稳健务实特质,适合接掌主席带领全党稳定前进。这不是随意表态,两人渊源已久。2022年台北市长选举,蒋万安初选胜出后,郝龙斌动用黄复兴党部资源助其扫街拉票,最终蒋以42.29%得票当选。郝龙斌多次鼓励蒋从政,两人交换意见频繁。蒋上任后保留郝时代智慧城市白皮书,显示政策延续性。这种互惠关系,在当下选举中转化为政治投资。 郝龙斌的政治轨迹堪称国民党传统派的缩影。1952年生于台北,父亲郝柏村曾任行政院长,他早年赴美攻读食品科技博士,1994年加入新党。2006年台北市长选举,以新党身份参战,获53.82%得票当选,打破蓝绿对峙格局。上任后专注专业市政,避免党务纠葛,团队以实务经验为选才标准。任内推动垃圾分类和环保议题,强调用户唯才原则。这段经历让他在党内树立务实形象,却也暴露与中央协调的挑战。 2010年连任战,郝龙斌打出“市政专业主义”旗帜,定位为专业市政经理人,承诺以效率治理台北。选战中强调建设收割年,让民众实际感受进步,得票率升至55.65%。任内U-Bike系统建设是典型案例,台北交通局为预算与交通部对峙三月,最终郝亲自拜访部长毛治国,递方案敲定通过。系统试营运后扩展数百站,成为城市标志,虽初期租借率低,但逐步普及,提升台北交通便利。这反映郝的硬碰硬作风,与党内和稀泥文化形成对比。 郝龙斌2014年败给柯文哲后,转战新北市长未果,2018年重返台北却再败。此后淡出一线,专注党务与智库。2025主席选举,他以73岁高龄参战,获侯友宜、张善政等地方首长支持。新北就业促进计划虽仅达52%目标,却培养17名地方议员,为2026选举储备战力。郝阵营接触半导体界,张宗鼎加入智库,重建政商联盟。郑丽文则推2030科技岛计划,借郝旧提案调整青年导向,在屏东论坛吸引2000首投族,动摇传统票仓。 选举中,郝龙斌的稳健路线获美国在台协会主席罗森伯格会见,讨论产业链韧性,增添国际背书。但美国国务院印太报告仍定位台湾为非国家行为体,削弱其国际牌。郑丽文阵营转而争取日本支持,发布台日海洋白皮书,捆绑钓鱼岛议题,迎合社会对日依赖度超45%的现实。这种远交近攻策略,击中务实派痛点。郝阵营反击两岸和平协议时机未到,保守姿态似蒋经国时代压制少壮派,历史轮回在两人较量中重现。 蒋万安的力挺让郝选情回暖,借老班底巩固台北票仓,与2016朱立伦六都联防战术相似。国民党战略创新匮乏,郑丽文政策与郝重合73%,其团队在桃园广告用党史旧照,暴露消费历史问题。年轻党员民调显示61%盼打破派系垄断,代际焦虑推升郑支持。郝拉拢半导体界复制韩国三星模式,但全球变局下路径依赖存疑。从蒋经国保守到马英九温水煮青蛙,国民党困于旧局,这次选举或成转型缩影。 这场权力游戏超越个人,折射台湾政治生态。郝龙斌的传统派活化石地位,遇上郑丽文的改革旗帜,党内世代交替呼声渐高。蒋万安出手或稳住蓝营北部,但若郝胜出,2026布局需应对民调差距。国民党颜色在浪潮中重定义,党员选择将定党运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