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静安区,一家蛋糕店火了,但火的原因,不是因为出了新款网红蛋糕,也不是因为装修多时髦,而是店员给外卖骑手的一瓶水。 新闻晨报10月14日报道,在上海静安区,有一家蛋糕店,它并不起眼,没有网红打卡墙,也没有大张旗鼓的营销活动,可就是这样一家低调的小店,意外地在消费者和外卖骑手之间火了起来。 线上平台上的招牌柠檬蛋糕、巴斯克芝士,经常一上线就被抢光,甚至出现断货的情况。 这家店的成功,并不是靠宣传和包装,而是源自一种简单但很难做到的东西,真诚和用心对待身边的人。 故事很普通:一瓶冰镇矿泉水,一块用油纸包好的点心,可这些小小的动作背后,却体现了经营者对人的理解和尊重。 对外卖骑手来说,这份工作意味着长时间奔波、顶着烈日或寒风雨雪,压力大、辛苦多,蛋糕店的员工明白这点,他们的关心是实实在在的。 夏天,当外面温度高到让人汗流浃背时,店员会主动端上一瓶冰镇矿泉水;暴雨天或者深夜,他们会顺手递上一块小蛋糕或者一个能补充体力的点心。 打包蛋糕的时候,还会给出贴心的建议:“这个蛋糕软,别压着,挂在车上可以吗?”这些细节,让骑手们觉得自己是被人看见和尊重的人。 店里的这种做法,不分新老,不分熟悉程度,已经成了一种日常习惯,也自然被骑手们接受和认可。 这种单向的善意,很快就转化成了双向的忠诚,骑手们把店铺当成了一个“秘密据点”,愿意为了店铺多绕一些路,确保食物安全送达。 有一位骑手,入行一年多,有一次在傍晚取餐时,意外收到店里当天未售出的柠檬蛋糕,他当场就觉得特别暖心。 慢慢地,这种归属感和信任,让骑手们在配送过程中小心翼翼,不仅保护了蛋糕,也保护了店家的生意。 信任的巅峰,是一次意外事件,一位骑手在送餐途中不小心损坏了蛋糕,本可以按照规定索赔,甚至投诉到平台,但店家二话不说,直接免除了赔偿责任,没有责怪,没有抱怨。 骑手们因此彻底放下心理负担,把店家当作自己的伙伴,甚至主动向朋友推荐这里的蛋糕,这一举动,把人心牢牢绑在了店铺和骑手之间。 真正让公众看到这份善意的,是一条短视频,周先生只是想记录一次温暖的经历,把蛋糕和店员的细心分享在抖音上,没想到几小时内获得数万点赞,评论区全是网友问地址、要求支持的留言。 店家看到后,还特地联系周先生,送了一份招牌蛋糕以示感谢,视频火爆后,这份藏在街角的善意被放大,公众很快就形成了一种逻辑:对基层劳动者有温度的店,做出的产品也不会差。 这种由人心到产品的信任,是最硬核的品牌背书,很快,店里各种产品被抢购一空,线上线下的订单接连不断。 消费者用自己的钱包,为这家店的理念投下了票:你真诚地对待身边的人,我也会真诚地支持你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