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顶级智库兰德公司经过推演之后,他们得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地方:中美决战之地,既不是如今最为激烈、热度最高的台海地区,也不是美国盟友最多的南海地区,而是马六甲海峡。 为什么会选中马六甲,不是因为它有什么天险,而是它正好掐着中国经济的最关键一环,能源和贸易的运输动脉。 全球三分之一的货船都要穿过这里,中国进口的石油有大头都是通过马六甲进来的,整个工业的运转全指着这条水路,如果有国家在这下手做动作,中国的供应链立刻就得停,整个社会直接就会感受到冲击。 反观台海和南海,其实美国再怎么闹腾,真正下场代价太大,台海距离中国本土太近,解放军的火箭和舰艇随时拉得出来,想争个主场,优势太明显。美国的舰队路太远,兵力投送和补给全是问题,就算真打起来,也根本不划算。 南海表面上美国盟友多,但真到关键时刻,菲律宾、越南这些国家根本就不会一条心帮着美国,虽然他们夹在中美之间,但都不想真碰钉子。 中国早就把南海的岛礁变成了防御堡垒,空中有侦察,海上有巡逻舰,美国真敢进来,只怕是有进无出。 马六甲海峡则不同,美国的控制手段不用动用坦克大炮,靠军舰和反潜机就能随时盯着航道,联合印度在西边搞巡逻,形成一套水上封锁网,通过所谓“安全管制”和“航运检查”,不用一枪一弹,就能让中国的油轮和货船晃着晃着就卡住。 美国从新加坡动手,印度从安达曼海域配合,东西夹击就是卡在中国咽喉。 不过中国不吃这套,早在美国打马六甲主意之前我们就已经未雨绸缪,中缅油气管道已经连到国内,越过海峡把能源送到云南,这条路线用起来就直接甩开了美国封锁的手。 还有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从中东的油转运到新疆,一路全是自家通道,再加上柬埔寨在修运河,让不少贸易可以绕道走,等建好了三成货物都可以不走马六甲。 我们的航母编队和远洋海军已经在印度洋开始常态护航,这些补给站和港口逐步完善,美国想把中国关死在马六甲,那只能是想得太美。 随着这些底牌铺开,马六甲已经不是美国一方说了算,中国的管道、港口、主动护航慢慢搭起一道反击高墙,让美国那套游击封锁法不再能从哪卡就卡,每一次新项目落地,都是中国把安全和主动权夺回来一点,而美国则越来越难用“航道堵塞”来做文章。 现在看来,中美之间,在全球经济新格局下拼得是谁的战略思路更高一层,以后谈中美的竞争,就不能只琢磨台海和南海,马六甲才是真正主战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