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爽,家国同庆。2025年国庆与中秋“双节”叠加,当武宣群众沉浸在团圆欢聚、购物休闲的节日氛围中时,一群身着制服的“市场监管卫士”正默默穿梭于商场超市、餐饮后厨、药店诊所和特种设备现场,以坚定的身影守护着千家万户的安宁。
“双节”假期,武宣县市场监管局紧密围绕“质量监管惠民生”这一主线,全面打响节日市场安全保卫战,为人民群众欢度佳节筑起了一道坚实而温暖的安全防线,确保节日市场安全稳定与消费环境安心无忧。
筑牢食品安全“防火墙”
吃得安心更放心
节日期间,食品消费迎来高峰,月饼、糕点、畜禽等成为餐桌“主角”。武宣县市场监管局坚持“四个最严”标准,聚焦重点区域、重点品种、重点环节,全面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同时,创新宣传形式,组建“八桂食安”志愿服务山歌队,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山歌传唱食品安全知识,让“食品安全人人有责”的理念深入人心。
紧盯节令食品,严控风险隐患。该局提前部署,组织开展月饼、糕点等节令食品专项抽检行动,覆盖商场超市、生产企业及糕点作坊等经营主体,重点检查标签标识、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许可、馅料来源、添加剂使用情况,并对酸价、过氧化值、防腐剂、微生物等关键指标进行检测,共抽检月饼及节令糕点13批次,检出不合格样品1批次。对发现问题的产品,依法依规进行处置,坚决防止问题食品流入市场。今年以来,该局持续加大食品安全抽检力度,织密从农田到餐桌的全链条监管网络。全县共开展食品监督抽检1195批次,总体合格率达96.74%。同时,积极推动农贸市场、大型超市等重点场所落实食用农产品快速检测主体责任,累计完成快检2.7万批次,合格率高达99.87%,把好食品安全每一道关口。
针对农村地区食品安全短板,该局重拳整治“白板猪肉”、销售过期食品等乱象,对农贸市场、农村小卖部等重点场所进行检查,责令整改42起,立案查处28件,依法扣押未经检疫猪肉145.73公斤,查获假冒伪劣食品48.8公斤,罚没款1.5万元,切实守护农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严把健康美丽“质量关”
用药用妆更安心
随着群众对健康与美容的需求不断提升,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安全成为监管重点。武宣县市场监管局聚焦疫苗、口腔医疗器械、特殊药品、中药饮片、染发剂、面膜等高风险品种,深入开展“两品一械”质量安全整治。
今年以来,该局共检查药品经营企业116家、村卫生室和个体诊所209家次、疾控中心及接种单位15家、医疗器械经营使用单位303家次,发现18家单位存在药品储存不当、使用过期药品等问题,均已依法处理,确保群众用药安全。
在美容行业治理方面,开展2025年美容行业突出问题专项治理,重点检查生活美容场所是否履行进货查验、是否使用或销售过期及假冒伪劣化妆品等情况。截至目前,该局共检查化妆品经营企业24家次,责令整改1家,立案查处2件,涉及无法提供供应商资质、经营过期化妆品、未建立进货台账等突出问题,有效规范美容服务市场秩序。
拧紧产品质量“安全阀”
出行生活更放心
在民用产品质量监管方面,该局紧盯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三表”(燃气表、电表、水表),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并通过“武宣市场监管”微信公众号推出水表“你点我检”活动,提升公众参与度。截至目前,累计为24户经营主体提供免费上门检定服务,责令更换、送检不合格水表2个、超期未检总水表1个,处置未检定燃气表316个,有效保障居民用气、用水的计量准确。
同时,对全县1040台电梯开展安全隐患排查,重点检查检验合格证、维保记录、应急装置运行情况等,现场测试门防夹功能和紧急呼叫系统,督促使用单位落实值班制度,确保群众“上下无忧”。
针对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开展全链条整治行动,集中约谈52家经营主体,严禁销售非法拼装、改装车辆。今年以来,累计查处销售不合格电动自行车案件15件,查封车辆220辆,罚没款14.41万元,切实防范交通与消防风险。
打造权益保障“快车道”
消费环境更舒心
节日期间消费活跃,维权服务成为群众“定心丸”。该局持续深化“铁拳·桂在真打”守护消费专项行动,健全线上线下“双渠道”诉求受理机制,实现群众诉求“即时提交、快速响应、高效办结”。今年以来,共受理12315平台投诉251件、举报118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9.48万元,投诉举报按时核查率、办结率、答复率、公示率均达100%,实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其中,针对群众反映较多的水电气计量不准、收费不规范等问题迅速开展核查,对2家供水企业、1家供气企业进行检查,责令1家供水站整改价格公示问题,督促1家供气企业退还多收费用,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民生连着民心,监管彰显担当。武宣县市场监管局将持续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坚持源头治理、科技赋能、社会共治,不断健全全链条、全周期的质量监管体系,推动“质量监管惠民生”走深走实,为建设安全、有序、幸福的武宣贡献市场监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