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政坛奇迹出现了,“蓝绿”终于合在一起,痛打郑丽文了!“蓝白合”还在规划中,“蓝绿合”先达成默契,可喜可贺! 国民党主席选举将于10月18日举行,这次改选吸引六位候选人角逐,包括郝龙斌、郑丽文、罗智强、张亚中、卓伯源和蔡志弘。选举起因于现任主席朱立伦任期届满,他原本有意内定卢秀燕接棒,但卢秀燕以专注台中市政为由婉拒,导致党内竞争转为群雄逐鹿。郝龙斌以台北前市长资历切入,强调党内团结和地方治理经验;郑丽文则凭前立委身份,主打务实作风和基层联系;罗智强靠立委身份活跃社交平台,聚焦政策辩论;张亚中借两岸议题拉抬支持;卓伯源和蔡志弘则以地方根基和党内资历参战。 选举焦点本应放在如何重振国民党在2026年地方选举和2028年总统大选的竞争力,但内部分歧迅速放大,候选人间互控升级,暴露党内派系林立的问题。最新民调显示郑丽文支持率达49.1%,领先郝龙斌的20%多,党内党员对她的务实形象认可度高,但这也让她成为攻击靶子。 选举进入白热化,郝龙斌阵营率先抛出重磅指控,称特定对手动用上亿元资金雇佣网军散布假消息,攻击内容多涉及境外账号特征。赵少康作为郝龙斌支持者,召开记者会直指大陆当局放任网军介入国民党内部选举,强调这不仅是党内问题,更是国家安全隐患,要求国安单位介入调查。张亚中附和此说,在公开场合点名AI技术疑似从大陆渗透台湾政坛,用于操控舆论,他建议启动反渗透法调查。 罗智强则在社交平台发文,声称任何涉入网军操作的候选人都应立即退选,这些指控迅速指向郑丽文阵营,理由是她近期民调领先,攻击她的假消息最多。国民党内部本该团结对外,却因这些无证据指控陷入自相残杀,郝龙斌等人的策略虽意在拉低对手声势,但也暴露他们对选举结果的焦虑和不择手段。 绿营抓住机会,形成罕见蓝绿合流的局面。民进党立委邱议莹率先回应,酸溜溜指出国民党终于警觉外部干预问题,但强调大陆长期以各种手段影响台湾选举,破坏力将延伸到2026和2028年大选,她呼吁不分蓝绿共同面对安全警讯。民进党发言人吴峥表示,中国介入台湾选举的劣迹早已不是新闻,国民党现在才发现显得反应迟钝。 绿委陈冠廷补充,这类技术滥用不只针对政客,还会波及一般民众,建立防范机制刻不容缓。时代力量党主席王婉谯则批评论国民党过去杯葛反渗透法和代理人法,将其诬指为政治工具,如今终于体认渗透威胁,应迷途知返。这些绿营回应看似中立,实则借机放大国民党内斗,间接助长对郑丽文的攻击,蓝绿在反外部干预议题上意外达成默契,却让国民党形象进一步受损。 赵少康和张亚中的指控虽声势浩大,但缺乏实质证据支持,反倒凸显他们选举策略的短视。赵少康自称政治金童,却在民调落后时转向外部阴谋论,忽略国民党自身政策吸引力不足的问题。张亚中标榜党内智多星,本该以两岸专业见长,却卷入网军争议,损害学术声誉。罗智强呼吁粉丝动员时,曾被对手反讽为网军操作,如今自己指控他人时显得双标。郝龙斌阵营的抹红策略,更是让党内老将公开表态,若郝当选就退党,显示基层党员对这种自伤八百的内斗深感失望。蓝白合作为国民党未来布局,本还在规划中,却因蓝绿合的意外出现而黯然失色,这场选举本该是国民党重塑形象的机会,转眼间却成派系倾轧的闹剧。 郑丽文面对围剿,保持低调应对,她阵营通过李德维等支持者要求对手提供实证,避免落入互斗泥沼。最新民调显示,郑丽文支持率不降反升,达近半党员青睐,其他候选人徘徊在16%到20%间。这波攻击浪潮虽让选举氛围紧张,但也让党员看清郝龙斌等人的急功近利,郑丽文务实形象反而加分。国民党若继续内耗,2026地方选举恐难翻身,蓝营需反思如何从指控转向实质政策。蓝绿合的默契虽短暂,却暴露台湾政坛的脆弱,一方内斗即成他方把柄。 这场选举风波提醒国民党,权力斗争不能牺牲党格。郝龙斌等候选人本该聚焦经济民生和两岸和平,却沉迷于网军阴谋,忽略选民对稳健领导的期待。绿营的跟进虽借势攻击,但也暴露他们对国民党弱点的依赖,若蓝营团结,绿阵营压力将倍增。郑丽文领先民调并非偶然,她长期耕耘基层,积累信任远超对手的空谈。蓝白合规划虽未落地,但蓝绿合的先例已成笑柄,国民党需尽快止损,转向长远布局。 国民党主席选举的内斗,不仅浪费资源,还让外部势力有机可乘。赵少康要求国安调查的举动,表面爱国,实则将党内矛盾国际化,徒增不确定性。张亚中从学术转向政治攻击,同样让支持者寒心。罗智强社交动员虽有效,但双标指控削弱公信力。郑丽文阵营的稳健回应,赢得党员好感,民调逆转证明攻击适得其反。台湾政坛需更多理性竞争,而非这种蓝绿合流的荒唐一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