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龙斌再爆金句!在辩论会上,蔡正元教授问郝龙斌,“什么是舔共”?结果郝龙斌居然回答:参加九三大阅兵就是! 麻烦看官们右上角点击一下“ 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0月11号,在国民党主席参选人的最后一场辩论会上,郝龙斌再爆金句! 当时蔡正元教授抛出一句直球:“什么是舔共?”全场都屏住呼吸,准备看他怎么接。 谁也没想到,郝龙斌居然淡淡地说:“参加九三大阅兵就是。”这一句话像是点燃了网络的导火线。 有人拍桌子骂荒唐,有人皱眉觉得可惜,还有人笑说,原来尊重历史也能被扣帽子。 更有人质疑,像郝龙斌这种人居然还能做市长八年?难道国民党真的是“蜀中无大将”了吗?在大街上随便拉一个,也不至于会蹩脚到如此地步啊! 要知道,九三大阅兵可不是普通的活动,那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大仪式。 那一天天安门广场上排满了整齐的方阵,老兵坐在观礼台上,泪光在阳光下闪着光,无论你来自哪里,只要心里还有点血性,都会觉得那一幕让人肃然起敬。 可是到了台湾政坛的嘴里,这样的仪式竟成了舔共?这逻辑放哪儿都说不通。 当年抗战八年,国民党打硬仗,共产党打游击,这段历史谁都改不了,正因为那段血与火的岁月,两岸才有今天共同的胜利日。 九三大阅兵的意义,本该是追忆、纪念、致敬,而不是政治斗嘴的工具,郝龙斌一句话,把所有参加纪念的人都推到舔共的队伍里,无异于把民族记忆拿去做选举筹码。 更讽刺的是,台湾政客对日本的态度永远柔软,对大陆的纪念活动警惕如临大敌,但一到日本就彬彬有礼,仿佛那段侵略的历史都不曾存在。 签协议、访日本、赞合作,提起抗战反而支支吾吾,要不是亲眼看到,还真以为历史课本里那八年战争是别的国家演的。 说白了,这种选择性记忆跟政治姿态脱不了干系,历史在他们口中,只是服务选票的工具。 现实更是讽刺,台湾和大陆经济联系之深,无需多言,出口、贸易、投资,几乎都绕不开彼此,可一提到情感层面的交流,就有人立刻高举政治清洁的旗帜,仿佛稍微靠近一点就是背叛。 这种人为制造的对立,不仅割裂了现实利益,也切断了文化与情感的脉络。 抗战胜利不只是大陆的胜利,更是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全体中国人的胜利,那是用鲜血换来的荣光,不该被一两句政治口号糟蹋。 郝龙斌那句“参加阅兵就是舔共”,听起来像个笑话,却让人笑不出来,它不是一句轻浮的口误,而是一种危险的态度,把记忆政治化,把历史对立化。 历史不该被贴标签,纪念不该被嘲讽,血与泪写下的真相,不该被当作立场测试的题目。 这种话真正被侮辱的不是别人,而是整段民族的记忆,历史从不需要被谁批准去纪念,它只需要被尊重,忘记过去的人,往往也会失去未来。 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