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美贸易代表:中国已拒绝通话,万斯给中国两个选择:要么取消稀土管制,要么美动用所有筹码。 就在几天前,中方宣布实施新一轮稀土出口管制,不是简单卡原矿,而是把限制延伸到全产业链:从开采、冶炼、分离到回收利用,环环都设关卡。 消息一传到华盛顿,气氛立马紧绷,美方急着打电话探听口风,却被中方婉拒,连预定的通话都被推迟。 在这之前,美国接连将15家中企列入出口管制名单,还在芯片设备出口上收紧,再怎么也掩不住是压制中国科技发展的意图,在这种关系下,美方突然想“坐下来谈谈稀土”,结果自然吃了闭门羹。 万斯的表态看上去颇为强硬,不是你取消管制,就是我用尽“所有筹码”。但现实远不是他想的那样。 稀土领域,中国早已占据主动,尤其是这次新政,还加了技术溯源的要求,产品只要沾中国稀土或用到中国工艺,不论在哪加工,都得经过中国批准才能进入市场。 这对美国是个硬伤,美本土稀土开采能力有限,尤其中重稀土分离技术几乎是一片空白,即便原料来自澳大利亚或加拿大,没有中国的加工工艺,依然难进高端制造。 全球七成以上的稀土加工产能在中国,关键技术牢牢在中国手里,美国短期几乎找不到替代品。 后果很快显现,导弹制导零件、F-35战机的制造和高端芯片生产都依赖精炼稀土,供应一紧,交付周期就是数字往后拖,高端芯片产线更可能断档。美国在战略上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个问题。 至于那所谓的“筹码”,回头一看都不那么管用,加税?最后是商品涨价、消费者买单、企业竞争力下滑。 拉盟友?过去试过,但缺加工技术的伙伴根本插不了高端产业链。 技术封锁?也是双刃剑,美国自家半导体产业同样大量依赖中国的原材料,一旦真封死,先疼的反而是自己。 这也让美国内部话风出现微妙变化。外表依旧强硬,但特朗普已经在公开讲话中释放“不想伤害中国”的信号。这既是安抚市场,也是承认问题的严重性。 更别忘新能源产业,美国新能源汽车所用的电池负极材料,有六成以上来自中国,这次管制还涉及锂电池关键原料,对一个全力推进绿色能源的国家来说,这打击绝不好受。 在这种背景下,美国一边喊着谈判,一边加码制裁,很难让中国相信有诚意。如果战略不调整,那“两个选择”终成一句空话,因为在稀土和关联产业链上,被卡脖子的还是他们自己。 【参考资料:观察者网《美贸易代表:对中方反击感到意外,想打电话被拒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