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尔巴乔夫对中国还算不错,1987年中苏边界谈判,苏联做了对中国最有利的让步,600多个岛的归属得以明确。 提到中苏关系,很多人会想到冷战时期的紧张对峙,却很少有人知道,在戈尔巴乔夫执政期间,中苏之间曾有过一次意义重大的边界谈判。 1987 年的中苏边界问题会谈,苏联在这次谈判中做出了对中国最有利的让步,让长期悬而未决的 600 多个岛屿归属问题终于有了明确答案,也为后来中苏关系正常化打下了重要基础,要理解这次谈判的重要性,得先说说中苏边界的历史遗留问题。 从 19 世纪开始,由于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和历史原因,中苏边界上的不少岛屿归属一直存在争议,这些岛屿大多分布在黑龙江、乌苏里江等界河沿岸,总面积虽然不算特别大,但地理位置重要,有些是航运关键节点,有些则涉及渔业资源和水资源利用。 新中国成立后,中苏曾多次就边界问题展开谈判,但受意识形态分歧、国际局势变化等因素影响,始终没能达成一致,甚至在 20 世纪 60 年代还因珍宝岛事件爆发过武装冲突,边界问题成了两国关系中的 “老大难”。 1985 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中苏关系出现了缓和的契机。当时苏联面临国内经济困境和国际舆论压力,急需改善与中国的关系,而中国也希望解决边界问题,为改革开放创造稳定的周边环境。 1987 年 2 月,中苏边界谈判正式在北京启动,双方代表团围绕界河岛屿归属、边界线划定等核心问题展开了多轮磋商。 谈判过程中,苏联的态度比以往明显灵活很多。按照此前苏联的立场,界河岛屿归属主要依据 “实际控制” 原则,这意味着不少长期被苏联实际控制的岛屿会划归苏联。但在这次谈判中,苏联代表团主动提出以 “主航道中心线” 为界划分界河岛屿,这一原则对中国非常有利。 要知道,黑龙江、乌苏里江的主航道中心线大多偏向苏联一侧,按照这个原则,原本存在争议的 600 多个岛屿中,有超过 500 个会划归中国,其中就包括之前争议较大的黑瞎子岛西侧部分、珍宝岛周边附属岛屿等。 为了推动谈判达成一致,戈尔巴乔夫还亲自对苏联代表团下达指示,要求 “在合理范围内做出让步,优先解决边界问题以促进两国关系改善”。当时苏联国内有不少强硬派反对让步,认为这会 “损害苏联利益”,但戈尔巴乔夫力排众议,坚持推进谈判。 据参与谈判的中方代表回忆,在讨论黑瞎子岛归属时,苏联代表团最初只同意将岛屿面积的三分之一划归中国,经过多轮沟通后,最终同意按主航道中心线划分,让中国获得了岛屿西侧约一半的面积,这在之前的谈判中是从未有过的突破。 除了岛屿归属,这次谈判还明确了边界线的具体走向,解决了长期存在的 “边界线模糊” 问题。双方不仅在地图上精准标注了边界线,还约定在重要地段设立界碑,明确了边界两侧的资源利用规则。 比如渔业捕捞、水资源开发等,避免了日后因资源争夺引发冲突。这些约定后来被写入《中苏国界东段协定》,成为后续中苏及中俄边界管理的重要依据。 1987 年的这次谈判之所以能取得突破,除了戈尔巴乔夫的推动,也离不开两国在其他领域的相互妥协。比如苏联承诺逐步减少在中苏边境的驻军,中国则在国际事务中对苏联的一些立场表示理解,双方通过 “各让一步” 的方式,为边界问题的解决创造了良好氛围。 谈判结束后,中苏边界地区的紧张局势明显缓解,边境贸易逐渐恢复,不少长期因边界争议无法开展的合作项目也得以推进,值得一提的是,这次谈判确定的边界划分原则,为后来中俄关系发展奠定了基础。 1991 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中苏边界谈判的成果,继续与中国推进边界问题解决,最终在 2004 年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中俄国界东段的补充协定》。 彻底解决了黑瞎子岛等剩余争议岛屿的归属问题,而这一切的起点,正是 1987 年那次中苏边界谈判中苏联做出的关键让步。 如今再回看这段历史,1987 年的中苏边界谈判不仅解决了长期困扰两国的边界问题,更体现了通过和平谈判解决国际争端的可能性。 戈尔巴乔夫在这次谈判中展现出的灵活态度,虽然在苏联国内存在争议,但客观上推动了中苏关系缓和,也为中国争取到了合理的利益,从这个角度来说,确实可以说 “戈尔巴乔夫对中国还算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