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豫视频记者高志强牛静芳通讯员王迟
连日来,豫北地区遭遇持续降水,给秋收进程与粮食晾晒工作带来严峻挑战。雨霁天晴后,内黄县迅速行动,组织群众抢抓有利天气“窗口期”抢晒粮食,党员干部与群众同心协力打响粮食“保卫战”,以扎实举措全力保障秋粮颗粒归仓,守护农民辛勤劳作的成果。
10月14日,内黄县龙庆街道西张龙村的文化广场和道路两旁呈现一派繁忙景象,昔日用于村民休闲娱乐的场地,如今变身临时“黄金晒场”。大片金黄的玉米被均匀铺洒在水泥地面上,在初晴的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

“多亏了村里组织得及时,趁着晴天赶紧把粮食晒好,不然这么多粮食要是坏了,一年的辛苦就白费了。”正在挥舞耙子翻粮的村民张现广说道。
天气转晴,内黄县各乡镇、街道办提前部署、快速响应,将保障秋粮晾晒作为当前重点工作。党员干部主动下沉一线,深入田间地头与村屯院落,摸清群众晾晒需求,手把手协助群众抢收抢晒。同时,各地充分挖掘利用现有资源,将村内闲置场地、文化广场、村室庭院等空旷区域统筹规划为临时晾晒点,将“闲置场地”变身为“共享晒场”,用贴心服务化解群众“晾晒愁”。
在内黄县后河镇,刚抢收完花生的种粮大户张现玲正忙着在村党群服务中心广场翻晒粮食。“之前愁着湿花生没地方晾,现在广场成了晒粮场,通风好还安全,再也不用担心里边发霉了。”他脚下的广场地面已被细心清理平整,部分区域还垫高铺设了塑料薄膜防潮。

后河镇组建了专门的摸排小分队,对全镇村集体闲置厂房、文化活动广场等可利用空间进行全面梳理,建立“位置、面积、联系人”三维台账,确保晾晒资源精准对接农户需求。截至目前,全镇已盘活各类晾晒场地43处,有效缓解了群众的燃眉之急。
“镇上不仅帮我们找好了晒场,还安排人指导怎么翻晒防潮,真是把服务做到了心坎上。”杨固村村民胡德红看着自家的花生在广场上慢慢变干,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

在六村镇,当地政府高度重视秋粮晾晒工作,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精准施策应对挑战。
“我们通过民生微信群、村级大喇叭等多种渠道,及时向村民推送附近烘干点信息,有序组织村民开展秋粮烘干;同时全面开放公共场地供村民晒粮,引导村民将玉米、大豆、花生等粮食转运至指定区域晾晒。”六村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李清海说道。

金黄的粮食与忙碌的身影构成了秋日里最动人的图景。当前,内黄县各地秋粮晾晒工作正有条不紊推进。让更多的公共资源在民生急需时为民所用,村委会大院也变得更加热闹和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