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据乌克兰媒体报道称,乌克兰总统办公厅顾问米洛瓦诺夫表示:战争结束后,我们将需要引

据乌克兰媒体报道称,乌克兰总统办公厅顾问米洛瓦诺夫表示:战争结束后,我们将需要引进大约 1000 万劳工移民。   泰莫菲・米洛瓦诺夫这话可不是随口一说,这位乌克兰总统办公厅顾问、前经济部长抛出的 “战后需 1000 万劳工移民” 的说法,说白了就是把乌克兰眼下最棘手的劳动力危机摆到了台面上。   要知道,这不是空穴来风的预测,而是被战争熬得实在撑不住的现实写照。乌克兰的人口底子早就被连年冲突掏空了。   联合国人口基金会的数据摆在那儿,自 2014 年首次爆发冲突以来,乌克兰人口硬生生少了 1000 万,差不多是战前总数的四分之一,其中 800 万的减少都发生在 2022 年 2 月之后。   1991 年刚独立时还有 5000 多万人,2014 年降到 4500 万,2022 年剩 4300 万,到现在更是锐减到 3500 万,《基辅独立报》统计 2024 年初也才 3744.1 万。   走的大多是能干活的年轻人 ——670 万逃亡海外的难民里,青壮年占了大头,再加上数万伤亡的士兵和低到欧洲垫底的出生率,劳动人口早就撑不起基本盘了。   现在乌克兰的劳动力市场已经绷到了极限。15 到 64 岁的劳动人口比例从战前的 70% 跌到了不足 50%,65 岁以上老人却占了 17.3%,妥妥的 “老龄化 + 劳动力空心化” 双重打击。   世界银行早就算过账,乌克兰的劳动力缺口已经达到 40%,企业想开工都找不到人,更别说战后重建要修道路、补厂房、恢复农田了。   为了维持经济运转,乌克兰甚至把禁止女性从事地下危险工作的法律都暂停了,矿场、钢铁厂这些传统男性主导的行业里,现在全是戴安全帽的女工。   即便如此,缺口还是填不上。2024 年前 10 个月,乌克兰女性注册的独资企业都有 15.5 万家,比男性的 10 万家还多,无人机厂里 38% 都是女工,59% 的新企业由女性创办,这哪儿是女性创业热情高,根本是男性劳动力实在不够用了。   教育部把职业教育招生延长到 2025 年 10 月,近 7 万人报名学焊接、电子组装这些急需技能,男女比例几乎持平,可这点人比起缺口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   米洛瓦诺夫提的 1000 万,本质上是给战后重建找 “救命钱”—— 不对,是找救命人。乌克兰是欧洲粮仓,可现在田里没人种;东部工业区炸得稀烂,重建需要工人。   能源设施、交通线路全得修,哪一样都离不开人力。但联合国早就泼了冷水,就算冲突停了,乌克兰至少要 25 年才能恢复战前人口规模,更悲观的预测说,到 2100 年人口可能只剩 1530 万。   就算逃亡的人都回来,也补不上劳动人口的窟窿,毕竟很多年轻人在国外已经扎根,回来也未必有合适的岗位。   更现实的问题是,这 1000 万移民哪儿来?周边国家自己也未必富余,远一点的移民又得考虑安置、语言、社会保障这些麻烦事。   而且战后的乌克兰能不能留住人都是个问题 —— 要是就业没保障、安全没底气,谁愿意背井离乡来重建一片废墟?   米洛瓦诺夫敢把这话喊出来,其实是把最赤裸裸的困境摆到了明面上:乌克兰的战后重建,缺的不只是钱,更是能把钱变成现实的人手,这 1000 万的缺口,说到底是战争欠下的人口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