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豫视频记者邵可强潘怡羽
郑州街头的一些驴肉汤馆推出马肉汤、卤马肉等供食客选择,并用醒目字体对销售的马肉进行了标注。大河报·豫视频记者近日调查发现,除郑州外,洛阳也有这种情况:一家驴肉汤馆索性改成马肉汤馆。这家店老板坦言,卖马肉是因为近年来驴肉价格一路飙升,生意难做。“明明白白消费,挺好的。这比用马肉冒充驴肉强的多!”一些食客受访时说,这也让消费者多了挑选余地,大家能理解。
驴肉汤馆开始卖马肉
“本店新增马肉等各种卤肉制品,欢迎新老客户品尝。”近日,食客张先生走进郑州市区沙口路上的一家驴肉汤馆,发现售卖窗口张贴着这样的提醒。
驴肉汤馆卖马肉,究竟是咋回事?商家解释,主要原因是今年以来驴肉价格暴涨,成本一直增加,这才推出马肉食品。记者注意到,这家店里煮熟的驴肉和马肉价格相差30多元/斤,不过,进店喝汤的顾客大多选择驴肉汤,商家称“马肉虽然便宜,但大部分顾客还不习惯吃马肉”。
“在郑州,喝驴肉汤不是主流,增加马肉也是无奈之举。”店家告诉记者,去年下半年驴肉价格开始上涨,经营成本增加,如果一直提高销售价格,客源就会减少,不利于长远经营。他就去河北驴肉销量大的地区了解情况,发现那里从去年开始就推出马肉食品,应对驴肉价格上涨、货源不足的情形。
为让顾客明明白白消费,店家除了在橱窗贴出“卖马肉”的提醒,汤馆门头字样也加入“马”的元素。
在“汤城”洛阳,开了十多年驴肉汤馆的老陈彻底改换门头,直接打出“马肉汤馆”的招牌。他说,今年驴肉价格飙升,达到八九十元一斤,熟驴肉成本更高,洛阳汤类品种多、价格普遍不高,“一碗驴肉汤里只能放几片驴肉,卖家买家都很难看,但给多了就赔了,所以就尝试开马肉汤馆”。
驴肉价格一路飙升且供应短缺
郑州、洛阳驴肉汤馆的变化,只是市场面临“缺驴”危机的缩影之一。
近日,山东日照一驴肉馆老板娘张女士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说,去年活驴价格最高时也就31块钱一斤,今年最高能到48块钱一斤,涨了五成还多。活驴价格波动也牵扯到了驴肉馆的生意,张女士感叹:“往常我们店一两天就能卖一头驴,现在可能要三天才能卖出去。”
“小时候赶集,一个驴肉火烧2块钱左右,现在在石家庄、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吃一个驴肉火烧,至少要十五六元了。”河北省河间市驴肉火烧产业促进会会长白东松从事熟驴肉产销10多年,据他观察,近年来供需矛盾突出,驴肉价格一直在上涨,导致驴肉火烧的价格也水涨船高。
驴肉价格上涨,顾客也有需要,但商家谋求转型或希望价格下调,这种带有“幸福的烦恼”的商业现象不多见,原因就是“驴不够吃了”,而这也被网友调侃为“牛马有的是,驴不够了!”
公开数据显示,早在1990年,我国驴存栏量超1100万头,约占全球四分之一。但到2015年,驴存栏量便减少到了不足400万头,到了2023年,全国驴存栏量就仅剩下约146万头,目前总存栏量仍在持续下降中。
据农视网消息,全国一年要消费200万头驴,出栏量只有八十多万头,缺口超过60%,导致驴肉价格一路走高。现在一斤驴肉能卖到70至85元,好的部位甚至超过百元一斤。
“驴不够吃”马肉替代现象或将成常态
对于当前国内驴资源短缺现状,山东聊城大学驴研究院院长王长法教授受访时认为,无非是用得多,产得少两方面。
比如: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4年我国现有驴数量是129万头,比起养殖高峰可以说仅是当年的一个零头;但食用驴肉需求增加,以驴皮为原料的阿胶背后有着更庞大的消费市场。
据农民日报报道,中国畜牧业协会驴业分会相关负责人分析认为,随着现代化进程加快,世界各国驴的存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虽然现阶段役用转商用基本完成,但养殖量恢复得很慢,驴产品市场需求激增、进口量增长、地方政府支持政策周期结束,加之规模化养殖技术不成熟等因素,造成我国存栏驴减少。
记者注意到,为填补国内毛驴缺口,统筹发展驴产业也提上日程。目前,山东、河北等省份都组建了驴相关的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团队,并将驴作为特色畜种纳入地方畜牧业发展规划。
相关业内人士坦言,“缺驴”这个问题,其背后涉及农业转型、养殖经济学和全球化贸易等多重因素的交织,短期内想要快速改变驴产品短缺的情况仍然很难。据中国畜牧业协会评估,驴存栏量下降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性扭转。这意味着,驴肉价格高位运行和马肉替代现象或将成为常态。
(注: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