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伟大了!”年仅40岁蓝天救援队队员郭竞,心脏猝停离世,家中的独生子未婚,留下可怜的父母 早上9点多突然在家中晕倒,9月还在下水救援,熬一整个通宵,在救援任务中体力消耗大,饮食不规律,志愿服务时长超1108小时。他救了那么多人,却救不了自己。 40 岁的郭竞倒在家中时,口袋里还装着蓝天救援队的橙色袖标,这个代号 “孤影” 的河南汉子,用 1108 小时的志愿服务救了无数人,最终却没能留住自己。他的猝然离世,让更多人看清了这群 “无名英雄” 藏在坚毅背后的疲惫。 郭竞的生命定格在 10 月 9 日早上 8 点多,上海的家里,他突然晕倒在地,家人发现时已失去意识。急救人员赶到后立即展开心肺复苏,按压频率达到每分钟 120 次,也用上了 AED 除颤,可还是没能挽回他的生命,最终诊断为心脏骤停。 医生后来分析,这种急症 80% 以上由心室颤动引发,4 到 6 分钟是黄金抢救期,长期过度疲劳、压力过大都是重要诱因,而这些恰恰是郭竞日常的常态。 熟悉他的队友都知道,这个来自洛阳的汉子从 2021 年入队起就没闲过。疫情时他是第一批协调消杀装备的人,背着 5 斤重的消毒设备在社区里穿梭,一天走下来鞋底都磨平了。 水域救援是他的专长,每次接到任务总是第一个扛着救生衣出发。就在去世前一个月的 9 月 10 日,宝山陈广路陈行桥附近有个 15 岁女孩落水,他跟着队伍赶到时已近黄昏。 那天的水温只有十几度,郭竞毫不犹豫地下水搜寻,岸上队友每隔半小时就扔给他热姜茶,可他几乎没怎么喝。从夕阳西下到东方破晓,整整一夜没合眼,直到第二天清晨才和队友一起把女孩遗体打捞上岸。 任务结束后,他只是在救援车上啃了两口冷包子,又赶去队里整理装备,队友劝他休息,他总说 “没事,年轻扛得住”。 蓝天救援队的志愿服务从不计报酬,队员们的装备大多要自己承担费用,郭竞的冲锋衣磨破了袖口还在穿。每次出任务,饮食不规律成了常态,有时忙起来一天只吃一顿饭,高强度的体力消耗让很多队员都有慢性胃病。 和郭竞同队的志愿者说,他们的训练强度不亚于专业救援人员,一座百米高的小山一天要爬四五遍,背着急救包和绳索,只为在险情中能更快抵达现场。 郭竞是家里的独生子,还没结婚,父母早年从国企退休,原本盼着他能早点成家。队友在整理他的遗物时,发现一本写得密密麻麻的救援日志,最后一页记着 10 月的计划,要去山区做防灾宣传,还想报名参加水域救援进阶培训。 10 月 12 日他的追悼会上,80 多名穿着蓝色队服的队友赶来送别,有人抱着他的遗像哭红了眼,说队里少了个 “随叫随到的可靠兄弟”。 蓝天救援队这样的公益组织里,藏着太多像郭竞这样的人。他们或许是公司职员、是教师、是个体户,穿上队服就成了守护他人的力量。 就像其他城市的志愿者,有人刚从外地开车 6 小时赶回,凌晨 4 点结束水上巡逻,9 点又站到森林防火岗位上;有人把假期都用来在景区执勤,一天登顶四次山排查隐患,只为守护游客安全。 郭竞的父母在追悼会上接过他的志愿服务证书时,手抖得厉害,证书上 “1108 小时” 的数字,是他留给世界最后的印记。那些被他帮助过的人或许不知道他的名字,但这份在危难中挺身而出的善意,早已刻进了很多人的记忆里。 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留言~
猜你喜欢
这是参与现场救援者的描述。看完之后,大家还有什么要说的?这是人祸?还是“
2025-10-14
指尖风飘落
这父亲真是糊涂!女儿结婚,岳父对女婿不满意,在女婿敬茶环节故意不接茶,女儿在一旁
2025-10-13
圆圆圆圈
评论列表